[ píng yuán xiōng dì ]1.指三国魏曹丕、曹植兄弟。一说指曹植与白马王彪。2.指晋陆机、陆云兄弟。
[ hé dì ]《吕氏春秋·辩土》:“凡禾之患,不俱生而俱死,是以先生者美米,后生者为粃,是故其耨也,长其兄而去其弟……不知稼者,其耨也,去其兄而养其弟,不收其粟而收其粃。”后因以“禾弟”称秕子。
[ nián dì ]科举时代对同年登科者的自称。
[ qián xiōng hòu dì ]南朝 梁 夏侯亶、夏侯夔 兄弟二人先后出任 豫州 刺史,均政绩卓著,民颂之为前兄后弟。见《梁书·夏侯夔传》。
[ shùn dì ]1.顺从兄长的弟弟。2.教育弟弟。3.逊顺孝悌。
[ nán dì nán xiōng ]形容两兄弟都好,难分上下。现也反用,讽刺两兄弟都坏。同“难兄难弟”。
[ nèi xiōng dì ]1.舅父的儿子。2.古代称姑、姊、妹及族人之妇为“内兄弟”。3.妻的兄弟。详“内兄”、“内弟”。
[ qì dì ]结义的弟弟。明 崔时佩 李景云《西厢记·金兰判袂》:“下官姓 杜 名 确,字 君实,幼年与契弟 张君瑞 同窗。”
[ shǎo dì ]最小之弟;年少之弟。《史记·楚元王世家》:“楚元王 刘交 者,高祖 之同母少弟也,字 游。”《汉书·卜式传》:“有少弟,弟壮,式 脱身出,独取畜羊百餘,田宅财物尽与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山 有少弟未婚,窃属意焉。”
[ shàng dì ]上第,上等。《汉书·佞幸传·董贤》:“其选物上弟尽在 董氏,而乘舆所服乃其副也。”《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四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上弟,於众物之中等第居上也。弟,与第同。”
[ shì dì ]谓世交同辈年少于己者。师之子,其年少于己者,亦称世弟。《镜花缘》第十五回:“近日师母可安?世弟、世妹多年未见,谅已长成?”参见“世兄”。
[ shī dì ]1.称同从一个师傅或老师学习而拜师的时间在后的男子。2.称师傅的儿子或父亲的男徒弟中年龄比自己小的人。3.老师和学生(弟:弟子)。
[ shì dì ]旧时官员对同僚的谦逊的自称。一般用于名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