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ū chuí ]鞭笞。《东观汉记·左雄传》:“諫帝曰:‘九卿位亚三公,行则鸣玉。
[ pū dǎ ]用扁平的东西猛然朝下打:~蝗虫。[ pū da ]轻轻地拍:~身上的雪花。
[ pū dāo ]刀名。通长一尺九寸五分,刃长一尺四寸。上广下狭,木柄缠革。参阅《清会典图录·武备图》。
[ pū de ]1.忽然。形容快速。2.象声词。形容碰撞的声音。
[ pū dì xiān tiān ]形容闹得很凶。
[ pū diē ]1.指相扑或摔跤。2.向前跌倒:他脚下一绊,~在地上。
[ pū dié huì ]旧时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花朝,届期士女相聚,扑蝶为戏,故又称扑蝶会。
[ pū dōng ]象声词,形容物体摔倒在地的声音。
[ pū dōng dōng ]亦作“扑咚咚”。象声词。形容击鼓等声音。《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翫江楼记》:“番身落水寻不见,则听得採莲船上鼓打扑鼕鼕。”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则听的扑鼕鼕鼉皮鼓擂,韵悠悠凤管笛吹。”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扑咚咚堦下升衙鼓,諕的我手忙脚乱,使不得胆大心粗。”明 徐渭《翠乡梦》第一出:“若是想少情多呵,不好了少不得扑鼕鼕一交跌在那无岸无边的黑酆都十八重阿鼻地狱。”巴波《康藏高原上的驾驶员--路超》:“他不能去想这个,他用极大的忍耐力压下去扑咚咚的心跳。”
[ pū fá ]笞打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周礼.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