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āo biāo ]兴建工程或进行大宗商品交易时,公布标准和条件,提出价格,招人承包或承买。
[ zhāo bīng mǎi mǎ ]从各方面招揽人,扩充武装力量。也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 zhāo cè ]记录案件始末、犯人供词等的册子。《清会典事例·刑部·刑律断狱》:“每年朝审、秋审,先期细览招册。”清 袁枚《随园随笔·招册》:“今官府审案皆有招册,序事之原委及两造口供。按《汉书·外戚传》,宣帝 即位,寻求外家,求得 王媪,媪有供词一段,歷言 翁须 嫁 刘仲卿 事。又《孔稚圭集》有奏上 王奂 在狱中杀 刘兴祖 事,皆琐屑详尽,而古雅可诵,是当时之招册矣。”
[ zhāo cháo ]蟹名。体深褐色,足红色,眼柄长,雄蟹一螯很大,另一螯则较他足尤小;雌蟹两螯均小而相等。穴居海滩,涨潮前,雄蟹举起大螯,上下运动,故名“招潮”。又名望潮。在我国南方种类很多。
[ zhāo dài ]对宾客或顾客表示欢迎并给以应有的待遇:~客人。记者~会。
[ zhāo dài suǒ ]机关、厂矿等所设接待宾客或所属单位来往的人住宿的处所。
[ zhāo dòng ]1.指挥调动。《水浒传》第七六回:“中央 秦明 见了两边衝杀过去,也招动军马,一齐抢入阵中,来捉 童贯。”《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认父传后集》:“少年 关索 心中闷,擎刀招动后头人。”2.摇动。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保甲·训练伍壮》:“青白两旗招动,左右两军向前合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苏报鼓吹革命清方档案》:“若辈久视租界为护符,办理甚形棘手,操之过急,窃恐招动全局。”
[ zhāo ér ]1.招贴;招牌。元 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俺在这梁园棚勾阑里做场,昨日贴出花招儿去。”《水浒传》第二六回:“那婆子取了招儿,收拾了门户,从后门走过来。”《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今日且説箇卖卦先生……去 兗州府 奉符县 前,开箇卜肆,用金纸糊着一把太阿宝剑,底下一箇招儿,写道:‘斩天下无学同声。’”2.计策;办法;手段。《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再不想大远的从 德州 憋了这么一个乾脆的招儿来,纔使出来就乏了。”高玉宝《高玉宝》第十三章:“除非死了,不死就要想招儿报!”叶文玲《篱下》:“他倒是有志气,前不久听说他还发誓要把从前学的那招儿亮出来,要帮着队长把副业摊子再撑起来,可说来容易做着难!”3.指弈棋时下子。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原来他看见 老吕 和区委书记的儿子下棋,他在旁边‘支’上‘招儿’了。”
[ zhāo fēng lǎn huǒ ]比喻招惹是非。
[ zhāo fēng qí ]置于竿上用以观察风量、风向的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