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ān zhī ]1.指汉末、三国时来华弘法的月氏高僧支谶、支亮和支谦三人。2.古印度因明学指组成比量的三个环节,即:宗(立义),因(论证),喻(设譬)。
[ sān zhī bǐ liáng ]古 印度 因明学的推理方法。因明法之宗、因、喻称三支。以因、喻论证宗,称比量。整个论证过程称三支比量。
[ shí zhī ]实际支出。如:他今天买书实支五十元,可以凭发票报销。
[ lìng zhī ]春秋 时 山戎 属国。其地约在今 河北 滦县、迁安 间。公元前六六四年为 齐恒公 所灭。《国语·齐语》:“遂北伐 山戎,刜 令支、斩 孤竹 而南归。”韦昭 注:“二国,山戎 之与也。刜,击也;斩,伐也。令支,今为县,属 辽西。”《逸周书·王会》作“不令支”,《管子·小匡》作“泠支”,又《轻重戊》作“离支”,《吕氏春秋·有始》作“令疵”,《史记·齐太公世家》作“离枝”。
[ qī zhī ]佛教语。十恶的前七种。包括三种身业:杀生、偷盗、邪淫;四种口业:妄语、绮语、恶口、两舌。
[ qī zhī bā dā ]1.随意瞎扯。2.指不团结。
[ páng zhī ]家族或集团等系统中旁出的支派。与“嫡系”相对。
[ tè zhī ]宋 代朝廷颁给军人的特别赏赐。
[ tòu zhī yín ]1.清制,凡各项动支款例有额支。凡实用之款,已超过额定之银数者,谓“透支银”。2.谓暗中私自支银入己。
[ wú zhī qí ]亦作“无支奇”。亦作“无支祈”。古代传说中 淮水 水怪名。
[ tiáo jiě zhī pī ]指细致部析。
[ tiáo zhī ]1.亦作“条枝”。古西域国名。约在今伊拉克境内。2.唐代西域地名。在今苏联吉尔吉斯和哈萨克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