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ù shí lì sú ]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 jiù shì jūn ]基督教(新教)的一个社会活动组织。1865年由牧师 布斯 创立于 伦敦。该组织以救济贫困为主旨,广泛进行宗教宣传,招收教徒,并举办“慈善”事业。1878年起仿效军队形式进行编制,教徒称“军兵”,教士称“军官”。1880年正式定名为“救世军”,后发展到 欧 美 各国。二十世纪初传入 中国。端木蕻良《乡愁》三:“奶奶,我知道,今天是星期,救世军布道了,我听见的,打大鼓。”
[ jiù shǒu ]犹防守。谓加强守备以自救。
[ jiù shù rén ]唐 文学家 温庭筠 才思敏捷,科举考试时多代人作文,人称“救数人”。
[ jiù sǐ fú shāng ]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泛指医务人员的职责:~,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 jiù xī ]亦作“救息”。扑灭。《儒林外史》第四五回:“那火烧了两间房子,到天亮就救息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七回:“幸而是夜没有风,火势不大,不久便救熄了。”
[ jiù xīng ]比喻帮助人脱离苦难的集体或个人。
[ jiù yào ]挽救;疗治。《诗·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 疏:“多行惨毒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唐 柳宗元《亡妻弘农杨氏志》:“明年,以謁医救药之便,来归女氏 永寧里 之私第。”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他们为什么不去研究学问,却自甘堕落的呢?所以下等人实在是无可救药的。”
[ jiù yuè ]古代迷信,遇月食,以为是阳侵阴,必以矢射日,祈祷鼓噪,称“救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