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ò gēn ]祸事的根源;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留下~。铲除~。
[ huì gēn ]佛教指能透彻领悟佛理的天资,借指人天赋的智慧。
[ jiǎn cǎo chú gēn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生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 jiáo shé gēn ]1.比喻说是非,或者说废话。2.又作嚼舌头。
[ lì gēn ]佛教语。犹言慧性。谓易于悟解的根器。后理学家亦用之。
[ lú gēn ]中药名。别名苇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茎。主产安徽、江苏、浙江、湖北等地。甘,寒。清热生津。治热病烦渴,牙龈出血,鼻出血,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
[ máo gēn ]1.方言。毛发的根部,汗毛。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三:“父亲说:‘我听见那鬼叫的声音在那远远的河边上。我的毛根子撑了几撑。’”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模胡的白影,好像是一个女人,使我全身的毛根伸了几下。”2.比喻微细之物。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与民同乐’的观念,在 墨子 的思想中是毛根也没有的。”
[ luò dì shēng gēn ]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 pán gēn ]1.谓根脚盘曲深固。 唐 杜甫 《白盐山》诗:“卓立羣峰外,蟠根积水边。” 清 魏源 《四明山中峡》诗之一:“山古蟠根厚,水远知源盛。”2.指盘曲的根。 宋 叶适 《<石庵藏书目>序》:“时菴傍有石,冒土而奋,如蟠根丛萌,欲发而尚鬱者。” 清 唐孙华 《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蟠根百尺穿地肺,直干十丈遮天光。”
[ qǐ gēn ]1.原由;起端。2.从来;一向。
[ qǐ gēn fā jiǎo ]方言。从头至尾;原原本本。
[ qǐ gēn yóu tou ]犹言起根发脚。
[ qióng gēn ]穷困的根子。《中国歌谣资料·红军到穷人笑》:“贴对子,迎 朱 毛,千年穷根要拔掉。”任志浩 等《潞安县中苏友好集体农庄的成长》:“若要翻身,挖掉偷懒病这个穷根。”
[ qióng gēn jiū dǐ ]深入探求事物的根底。谓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巴金《秋》十三:“淑华 穷根究底地问道:‘三爸跟你谈过什么事吗?’”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与杜甫在诗歌上的交往》:“这样穷根究底地问一下,似乎对于 李白 的真意能够有所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