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榆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yú jǐng ]“桑榆晚景”之省。比喻晚年。唐 孟郊《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后独止舍待替人》诗:“兰交早已谢,榆景徒相迫。”元 柯丹邱《荆钗记·议亲》:“老身柏舟誓守,自甘半世居孀。榆景身安,惟爱一经教子。”明 朱鼎《玉镜台记·闺思》:“保祐我姑嫜鹤算童颜,松柏南山,榆景身康健。”
[ yú lín ]1.榆树林。2.借指隐者所居的山林。
[ yú lín kū ]我国著名石窟之一。又名 万佛峡。在 甘肃 安西 西南七十五公里的山谷中。洞窟凿在山谷东西两侧,东崖三十窟,西崖十一窟。最早的可能开于 唐 以前,唐、五代、宋、西夏、元、清 各代续有建造。现存壁画和塑像中,多为 唐 宋 作品,也有不少 西夏 和 元 代作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 yú lín sāi ]古塞名。秦 将 蒙恬 抗击 匈奴 入侵,在 河套 一带植榆为塞,故称。故址在今 内蒙古 准格尔旗。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诸次之山,诸次之水 出焉……其水东逕 榆林塞,世又谓之 榆林山,即《汉书》所谓 榆溪 旧塞者也。”《资治通鉴·周赧王九年》“﹝ 赵王 ﹞西略胡地,至 榆中”胡三省 注引 唐 杜佑 曰:“榆林郡 南,即 秦 榆林塞。”
[ yú liǔ ]榆树与柳树。
[ yú miàn ]亦作“榆麵”。榆树皮磨成的粉,旧时荒年用以制面食以充饥。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榆》:“古人春取榆火。今人采其白皮为榆麪,水调和香剂,黏滑胜於胶漆。”清 陈淏子《花镜·花木类考·榆》:“荒岁,其皮磨为粉可食,亦可和香末作糊。榆麵如胶,用粘瓦石,极有力。”
[ yú míng dòu zhòng ]用以指身懒神昏。
[ yú mù ]榆树的坚韧的木材,广泛用来做器械、家具和木桶。
[ yú mù gē da ]坚硬的榆树根。比喻思想顽固。
[ yú mù gē da ]坚硬的榆树根。比喻思想顽固。
[ yú mù nǎo dài ]比喻思想顽固。亦作“榆木脑壳”。
[ yú mù nǎo ké ]比喻思想顽固。同“榆木脑袋”。
[ yú mù pào ]一种土炮。
[ yú pí ]榆树皮。可食,可入药。《汉书·天文志》:“至 河平 元年三月,旱,伤麦,民食榆皮。”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榆》:“榆皮榆叶性皆滑利下降……故人小便不通,五淋肿满,喘嗽不眠,经脉胎产诸证宜之。”
[ yú qián ]榆荚,形状圆而小,像小铜钱。
[ yú qián gāo ]以榆荚和面加糖或盐等做成的蒸糕。
[ yú sài ]1.《汉书·韩安国传》:“后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於河。”后因以“榆塞”泛称边关、边塞。2.指山海关。
[ yú shè ]枌榆社之省。
[ yú shěn ]榆皮的黏汁。古丧礼用以给灵车助滑。沉,通“瀋”。
[ yú wǎng ]神话传说中的古帝名,为 神农氏 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