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ān bǎo diàn ]佛殿。常以喻有所求之地。
[ shén yù diàn ]即原庙。古代安放先朝帝王御容、牌位而岁时祭祀的处所。
[ shū diàn ]1.指集贤院。2.指史馆。
[ shuǐ diàn ]意为临水的殿堂或帝王所乘的豪华游船。
[ liáng diàn ]1.可以取凉的殿堂。2.即清凉殿。
[ líng guāng diàn ]汉景帝 子 鲁恭王 所建的宫殿。故址在今 山东省 曲阜市 东。汉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鲁 灵光殿 者,盖 景帝 程姬 之子 恭王餘 之所立也……遭 汉 中微,盗贼奔突,自 西京 未央、建章 之殿,皆见隳坏,而 灵光 岿然独存。”后因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清 赵翼《吴门喜晤王述庵司冠》诗:“始知天予老健身,特教岿作灵光殿。”
[ líng hé diàn ]南朝 齐武帝 时所建殿名。
[ lóng diàn ]1.宫殿;朝堂。2.龙宫。
[ lǔ diàn líng guāng ]灵光:汉代殿名。比喻仅存的有声望的人或事物。
[ lǔ líng guāng diàn ]1.汉代著名宫殿名。在曲阜(今山东曲阜)。2.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 luán diàn ]禁内的宫殿。 唐 宋之问 《王昭君》诗:“非君惜鸞殿,非妾妒娥眉。” 唐 张说 《唐西台舍人赠泗州刺史徐府君碑》:“同生标藻於鸞殿,重世含章於凤池。”
[ què fēi diàn ]亦作“却非殿”。汉 宫殿名,在 洛阳 南宫 中。
[ sān dà diàn ]清 宫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之合称。
[ sān diàn ]1.即 唐 大明宫 之 麟德殿。《玉海·宫室·唐三殿》:“三殿 者,麟德殿 也。一殿而有三面,故名。亦曰 三院。结邻 鬱仪楼 即 三殿 之东西廊也。”唐 杜甫《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诗:“詔从 三殿 去,碑到百蛮开。”唐 韩愈《李公墓志铭》:“十三年,公与 忠武军 节度使司空 光颜、邠寧 节度使尚书 釗,俱来朝,上为之燕 三殿。”2.指皇宫中的三大殿。亦借指皇宫。宋 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通班三殿邃,徙部十城兼。”清 昭槤《啸亭杂录·国初定三院》:“至 顺治 戊戌,始復 明 制,改设 中和殿、保和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 诸大学士名。乾隆 戊辰,特旨罢 中和殿 大学士,改为 体仁阁,以配三殿三阁之名焉。”3.宋 时太皇太后在世,与皇太后、皇后并称三殿;若无太皇太后,则天子与太后、皇后亦称三殿。宋 钱愐《钱氏私志》:“上同三殿徐登步輦还内。”宋 程大昌《演繁露·三宫三殿》:“国朝有太皇太后时,并皇太后、皇后称三殿,其后,乘舆行幸,奉太后,偕皇后以出,亦曰三殿。”
[ shí wáng diàn ]指寺庙里供奉十王的殿堂。
[ shí diàn ]石造的宫殿。宋 苏辙《登嵩山·将军柏》诗:“肃肃避暑宫,石殿秋日冷。”元 虞集《玉华山》诗:“光凝石殿千年雪,影动银河八月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