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g shǐ shì ]1.古代史官名。著《青史子》五十七篇。《大戴礼记·保傅》:“《青史氏之记》曰:古者胎教。”王聘珍 解诂:“卢 注云:‘一曰《青史子》。’《汉书·蓺文志》:‘小説家:《青史子》五十七篇。古史官记事也。’”2.泛指史官。康有为《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序》:“览四千年 青史氏 之载,歷朝兴亡之迹,岂不哀哉?”亦省称“青史”。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尸佼 兼总於杂术,青史 曲缀以街谈。”
[ shǐ wéi shì ]古部落名。彭 姓。为 商汤 所灭。故地在今 河南省 滑县。《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在 商 为 豕韦氏。”杜预 注:“豕韦,国名,东郡 白马县 东南有 韦城。”《国语·晋语八》:“自 虞 以上为 陶唐氏,在 夏 为 御龙氏,在 商 为 豕韦氏,在 周 为 唐杜氏。”韦昭 注:“商 谓 武丁 之后为 豕韦氏。”汉 应劭《风俗通·皇霸·五伯》:“及 殷 之衰也,大彭氏 豕韦氏 復续其绪,所谓王道废而霸业兴者也。”清 陈梦雷《解介士传》:“性躁而多言,且自负其先世,以为在 豕韦氏 之上。”
[ sī shì guǎn ]汉 馆名。在 上林苑 中。
[ mén shì ]旧时女子出嫁后,常在自己姓氏前冠以夫姓,称某门某氏。一般门指夫姓,氏指父姓。
[ lǚ shì ]1.指春秋吕尚的后代。2.《吕氏春秋》的省称。3.指汉高祖后吕雉及其侄吕产、吕禄等。
[ lǚ shì chūn qiū ]亦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共同编写。为杂家代表著作。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也保存了先秦各家的许多资料,以及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等。
[ rén shì ]人(指籍贯说,多见于早期白话):当地~。你姓什么?哪里~?
[ shì hào ]犹称号。指远古传说中的贤明帝王的称号。亦代指这些贤明帝王。
[ shì xìng ]1.氏与姓。《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孔颖达 疏:“人臣有大功者,天子封为国君,又赐之以姓,诸侯以国为氏,言其得封又得姓,兼受之也。”《国语·周语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閒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絶后无主,湮替隶圉。”2.指姓。《后汉书·乌桓传》:“氏姓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唐 刘知几《史通·叙事》:“亦有氏姓本复,减省从单,或去‘万纽’而留‘于’,或止存‘狄’而除‘厙’。”鲁迅《热风·不懂的音译》:“但于外国人的氏姓上定要加一个《百家姓》里所有的字,却几乎成了现在译界的常习。”3.谓宗族谱系。《新唐书·李守素传》:“通氏姓学,世号‘肉谱’。”
[ shī shì ]1.周代官名。掌辅导王室,教育贵族子弟以及朝仪得失之事。2.指学官或教师。3.女师。指抚育古代贵族女子并教授其女德者。
[ shì shì ]佛姓 释迦 的略称。亦指佛或佛教。
[ liáng shì fū qī ]指恩爱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