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é róng zhì bīng ]指整治军事。
[ jùn zhì ]1.郡守府署所在的首县。2.郡守的治所。
[ kāi zhì ]开辟疏通河流;开挖河道,治理水害。《宋史·河渠志六》:“乃调夫十万开治,既成,命 之奇 撰记,刻石 龟山。”宋 何薳《春渚纪闻·刘景文梦代晋文公》:“元祐 五年,坡(苏軾)守 钱塘,景文 为东南将领,佐公开治 西湖。”
[ lì jīng tú zhì ]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
[ lì jīng wéi zhì ]振奋精神,治理好国家。《汉书·魏相传》:“宣帝 始親萬機,厲精爲治,練羣臣,核名實,而 相 總領衆職,甚稱上意。”《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蕭憺 厲精爲治,廣屯田,省力役,存問兵死之家,供其乏困。”
[ lì zhì ]官吏的作风和政绩:澄清~。~严明。
[ míng zhì ]1.修明政事。汉 桓宽《盐铁论·相刺》:“天设三光以照记,天子立公卿以明治。”《魏书·世宗纪》:“任贤明治,自昔通规;宣风赞务,实惟多士。”2.日本 天皇 睦仁 的年号(公元1868-1912年)。鲁迅《现代日本小说集·关于作者的说明》:“夏目 的著作……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 明治 文坛上的 新江 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郁达夫《日本的文化生活》:“明治 维新,到现在不过七八十年,而整个国家的进步,却尽可以和有千馀年文化在后的 英 法 德 意 比比。”
[ mín zhì ]1.指治民之道。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口号之一。
[ píng zhì ]1.治理;整顿。2.太平安定。
[ jì zhì ]计考治绩。 宋 胡宿 《姚偘杨文仲并可大理寺丞制》:“ 周 制计治而赏, 汉 法举最以迁。”
[ jié zhì ]也称洁牙。俗称洗牙。预防和治疗牙病的一种方法。即用器械或特制的牙膏把牙齿和牙龈上的异物除去。亦为实施口腔卫生重要方法之一。
[ jùn zhì ]1.疏浚。2.濬治:疏通河道,修治水利。
[ jiū zhì ]追究处理。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二:“元丰 间,亦有守边者,一夕失城门锁,亦不究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昨夜被统领官 盛彦 刼去银四百锭,且被绑缚,伏乞追还究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船到 南京,我便上岸去,昨夜那几个贼如何送官究治,我也不及去打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