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ài shān ]1.别称岱、岱宗、岱岳。五岳中的东岳。位于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 524米。山势峻拔,雄伟壮丽,多名胜古迹。2.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重于~。3.岳父的别称。
[ tài shān běi dǒu ]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 tài shān fǔ jūn ]指 泰山 神。俗称 东岳大帝。
[ tài shān kè shí ]亦称《封泰山碑》。公元前219年镌立。四面有字,其中一面为前209年所刻东行诏书及从臣姓名。原字相传为李斯手笔,工整圆健,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字体,即小篆。今石刻已毁佚。有宋拓本传世。
[ tai shān pán shí ]比喻安定稳固。
[ tài shān qí tuí ]旧时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
[ tài shān shí gǎn dāng ]旧俗,凡人家住屋门对桥梁、巷口或道路要冲,就在墙外立一小石碑,上刻“泰山 石敢当”五字,用以避邪。
[ tài shān shí kè ]秦始皇 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登 泰山,丞相 李斯 等为歌颂 秦始皇 统一 中国 的功绩而刻的石碑。后 二世 于元年(公元前209年)东行郡县时又在背面刻诏书和从臣姓名。相传均为 李斯 书。字体为小篆。传世有 明 安国 旧藏 北宋 拓本,存一百六十五字。清 钱泳《履园丛话·碑帖·秦泰山石刻》:“秦 泰山 石刻,唐 时已亡,今所传者二十九字,二世 之文也。据 宋 人 刘跂 模搨尚有二百廿三字,可读者一百四十有六字。据《集古》、《金石》二録,犹存四十字。本朝 乾隆 初 碧霞元君庙 灾,则併二十九字亦亡之矣。”参阅《史记·秦始皇本纪》及《封禅书》。
[ tài shān tóu shàng dòng tǔ ]比喻胆大包天。夏衍《秋瑾传》序幕:“黄七虎 本来已经够霸了,今年进了教,你还能跟他拗?知县老爷也得让他三分,你算得什么?真是 泰山 头上动土!”
[ tài shān yā luǎn ]把泰山压在蛋上。比喻用强大的力量加在脆弱的东西上面,脆弱的东西必然粉碎。《晋书·孙惠传》:“猛兽吞狐,泰山压卵,因风燎原。”
[ tài shān yín ]乐府 楚 调曲名。
[ tài shǐ ]古代指天地初开、万物开始形成的时代。
[ tài shǐ lì ]西晋 历法名。武帝 司马炎 统一天下后,改元 泰始,并改 三国 魏《景初历》为《泰始历》。《晋书·律历志中》:“武帝 践阼,泰始 元年,因 魏 之《景初历》,改名《泰始历》。”
[ tài shì ]山名。即 嵩山。在今 河南省 登封县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