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ì zé ]利益恩泽。《庄子·天运》:“利泽施於万世,天下莫知也。”成玄英 疏:“有利益恩泽,惠润羣生。”《汉书·景帝纪》:“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宋 梅尧臣《依韵奉和永叔感兴》诗之三:“利泽欲及时,唯恐不行远。”游国恩《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纪念敬赋》诗:“身繫安危久,人歌利泽深。”
[ liáo zé ]泛指 辽 东沼泽地区。《旧唐书·阎立德传》:“十八年,从征 高丽,及师旅至 辽 泽,东西二百餘里泥淖,人马不通。”《旧五代史·外国传一·契丹》:“契丹 者,古 匈奴 之种也,代居 辽 泽之中。”《辽史·地理志一》:“辽国 其先曰 契丹,本 鲜卑 之地,居 辽 泽中。”
[ péng zé ]1.泽名。即今鄱阳湖。在江西省北部。又名彭湖、彭蠡。2.县名。
[ péng zé mǐ ]《晋书·隐逸传·陶潜》载 陶潜 为 彭泽 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遂解印去县。后因以“彭泽米”指微薄的官俸。
[ páo zé ]《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这首诗讲兵士出征的故事,“袍”和“泽”都是古代的衣服名称,后来称军队中的同事叫袍泽:~之谊。~故旧。
[ qǔ zé ]1.人体经穴名。在肘窝中央,大筋内侧。2.普遍的恩泽。
[ rú zé ]沾润。喻获得恩惠。《太平广记》卷四一九引 唐 李玫《异闻集·柳毅》:“后居 南海,仅四十年,其邸第舆马珍鲜服玩,虽侯伯之室,无以加也。毅 之族咸遂濡泽。”
[ shùn fēi ér zé ]顺从错误言行且加以润饰。
[ máo zé ]指润泽禾苗的水分。《穀梁传·定公元年》:“毛泽未尽,人力未竭,未可以雩也。”范宁 注:“邵 曰‘凡地之所生谓之毛’……言秋百穀之润泽未尽也。”唐 刘禹锡《观市》:“元和 二年,沅 南不雨,自季春至於六月,毛泽将尽。”
[ máo zé dōng sī xiǎng ]是马列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对于它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许多卓越领导人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 máo zé dōng wén jí ]毛泽东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1993年起陆续出版。收入《毛泽东选集》以外的1921-1976年的重要文章、讲话、电报、书信、调查报告、新闻稿、谈话、讲话提纲、批示、批语等。
[ máo zé dōng xuǎn jí ]毛泽东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于1951年至1960年出版了四卷,经毛泽东校阅,收入了1925年12月至1949年9月的一百五十八篇著作。1977年4月,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出版了第五卷,收入了1949年9月至1957年11月的著作七十篇,因第五卷若干文章未经毛泽东审定,且文章的选编及注释等反映了当时“左”倾思想的影响,现已不再继续发行。一至四卷本经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修订,于1991年出版第二版,除保持原有篇目外,只在第一卷中增加了《反对本本主义》一篇。
[ máo zé dōng zhé xué pī zhù jí ]毛泽东的读书批注和读书摘录的汇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1988年出版。收入1936年11月至1965年的读书批注和摘录。毛泽东的批注与原书有关段落对照排印,保留了批读时的各种符号,批语中的讹误衍漏保持原样,在改误、去衍、补漏等符号内加以改正。
[ qióng shān jié zé ]谓遍搜山林川泽。《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麟,人罕識之獸也,以見公之窮山竭澤而盡取,至於不識之獸,皆搜索而獲之。”
[ qióng zé ]1.僻远的水乡。2.干涸的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