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èi jí ]戒惕敬慎。《宋史·赵抃传》:“有卒长立堂下,呼諭之曰:‘吾与汝年相若,吾以一身入 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畏戢以率众。’”
[ wèi jiǎn shū ]《诗·小雅·出车》:“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毛 传:“简书,戒命也。隣国有急,以简书相告,则奔命救之。”后以“畏简书”为公务羁身之典。
[ wèi jǐng ]1.夏天的太阳。2.指夏天。3.比喻艰难的处境。
[ wèi jìng ]尊敬;敬重。《礼记·大学》:“﹝人﹞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旧唐书·辅公祏传》:“初,伏威 与 公祏 少相爱狎,公祏 年长,伏威 每兄事之,军中咸呼为伯,畏敬与 伏威 等。”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十五章:“静子 慧骨天生,一时无两,寧不令人畏敬?”
[ wèi kǒu shèn shì ]说话谨慎,做事小心。宋 苏轼《答吴子野书》之二:“近日始畏口慎事,雖已遲,猶勝不悛也。”
[ wèi kuāng ]《论语·子罕》:“子畏於 匡。”刑昺 疏:“子畏於 匡 者,谓 匡 人以兵围 孔子。记者以众情言之,故云‘子畏於 匡’,其实 孔子 无所畏也。”后以“畏 匡”为困厄之典。畏,通“围”。
[ wèi lěi ]1.山名。2.借指乡野。3.形容宏大。
[ wèi lóng ]见龙而惧。传说古代有个 叶公子高 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有一天,龙真的到 叶公 家里,从窗口把头探进来。叶公 见了,惊惶无主,拔脚就跑。见 汉 刘向《新序·杂事五》。比喻对某些宣称爱好的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南朝 梁 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又爱贤之情,与时而篤,冀同市骏,庶匪畏龙。”
[ wèi míng ]1.谓畏惧明法。2.谓事态彰明才知所戒惧。
[ wèi mù ]1.畏惧和羡慕。《书·毕命》:“弗率训典,殊厥井疆,俾克畏慕。”孔 传:“使能畏为恶之祸,慕为善之福。”2.指尊敬仰慕。《旧唐书·郭元振传》:“元振 风神伟壮,而善於抚御,在 凉州 五年,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被野,路不拾遗。”《宋史·苏轼传》:“宰相 韩琦 曰:‘軾 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復异辞矣。’”明 刘基《浙东肃政廉访司处州分司题名记》:“所至有德,泽加於民,真足以起后人之畏慕,昭轨范於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