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ān lài ]仰望倚赖。《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元年》:“兴宗(蔡兴宗)往见 庆之(沉庆之),因説之曰:‘主上比者所行,人伦道尽;率德改行,无可復望。今所忌惮,唯在于公;百姓喁喁,所瞻赖者,亦在公一人而已。’”
[ zhān lǐ ]1.天主教徒称宗教节日。2.天主教徒称星期日为主日,一星期中除主日以外的六天顺序称为“瞻礼二”至“瞻礼七”。3.瞻仰礼拜(神佛等)。
[ zhān lǐ rì ]星期日的别称。天主教、基督教徒称星期日为主日,又称礼拜日或瞻礼日。
[ zhān liàn ]仰慕;依恋。唐 薛存诚《谒见日将至双阙》诗:“雕虫竟何取,瞻恋不知迴。”明 徐渭《奉督学宗师薛公书》:“明年二三月间,纵不为请教计,必为候起居计,以一洩数年以来犬马瞻恋感激之衷。”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瞳人语》:“目眩神夺,瞻恋弗舍,或先或后,从驰数里。”
[ zhān míng ]庄子 寓言中假设的人名。意谓所见分明。
[ zhān mù ]犹仰慕。晋 陆云《与戴季甫书》:“中间旷年,瞻慕敬想。”南朝 梁 沉约《内典序》:“权迹四门,既非悟道之始;假灭双树,寧有薪尽之穷。而天人瞻慕,髣髴兴情。”明 李东阳《大师英国公张公寿七十诗》序:“居常应事,不动声色;而冠冕百辟,为三军所倚属,四方所传诵,中外所瞻慕。”清 朱仕琇《上原任福建督学吴公启》:“道路悠远,瞻慕空切。伏愿养志颐神,俾门下士永有所倚赖。”
[ zhān pú quàn sè ]看见菖蒲初生,便督促农民及时耕种。语本《吕氏春秋·士容论》:“冬至後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於是始耕。”南朝 陈 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於是鎮之以清静,安之以惠和。望杏敦耕,瞻蒲勸穡。室歌千耦,家喜萬鍾。”
[ zhān qián hū hòu ]语出《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后以“瞻前忽後”形容难以捉摸。明 唐顺之《答王遵岩》:“然以爲有物,則何睹何聞;以爲無物,則參前倚衡。瞻前忽後,非胸中不掛世間一物,則不能見得此物。”
[ zhān qián sī hòu ]思前想后。形容反复思考。《玉娇梨》第十四回:“又緣道途修阻,不能趨侍膝前,仰承教訓,遂致孤身流落,有墮家聲。瞻前思後,慚愧何堪!”
[ zhān qíng gù yì ]因有交情而互相照应或通融。
[ zhān shì ]1.赡养;供养。2.照顾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