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uò mǐ ]糯稻碾出的米,可以做糕点,也可以酿酒。也叫江米。
[ nuò mǐ zhǐ ]用淀粉加工制成的像纸的薄膜,可以吃,用作糖果、糕点等的内层包装。也叫江米纸。
[ jiāo mǐ ]即菰米。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二·菰米》。
[ hé mǐ ]稻米。去壳稻谷。宋 徐照《废居行》:“黄金埋藏禾米弃,路上逐日长饥行。”清 屈大均《广东新语·雨》:“谚曰:‘冬乾年湿,禾米莫粒。’”
[ lí mǐ ]长度单位,1厘米等于1米的1/100。公制长度单位的厘米旧称公分。
[ pò mǐ zāo kāng ]谓极其猥琐、鄙俗。
[ lǐn mǐ ]1.旧指公家发给的粮食。2.指官府按月发给在学生员的粮食。
[ miáo mǐ ]漕运上缴的官粮。《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十年》:“八月,甲子朔,詔:‘户部严革诸路州县增收多量苗米之弊。’”宋 俞文豹《吹剑录外集》:“建康 溧阳县 苗米岁六万石。”清 赵翼《哭王述庵侍郎》诗:“晨炊苗米淅矛头,夜草军书磨盾鼻。”
[ nán mǐ ]南方各省漕粮的总名,旧时的一种实物税。自南方征得粮米,经漕运至京师等地,供官军食用。
[ pǔ luó mǐ xiū shì ]见“普罗美修士”。
[ pǔ mǐ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3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兰坪、宁蒗、丽江等地。有本民族语言。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
[ péng zé mǐ ]《晋书·隐逸传·陶潜》载 陶潜 为 彭泽 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遂解印去县。后因以“彭泽米”指微薄的官俸。
[ shēng de mǐ tū ]法语centimètre的译音。公制长度单位。又称厘米。
[ shí mǐ jiǔ kāng ]饭食中多糠。形容穷苦。
[ shì kāng jí mǐ ]舐:用舌头舔东西。舔米外的糠,一直舔到里面的米。比喻占据的地方再夺取政权。也比喻由表及里,逐步进逼。
[ pà mǐ ěr gāo yuán ]在中国、阿富汗、塔吉克斯坦边境地区。亚洲的许多大山(如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等)汇集于此。一般海拔6,000—7,000米。
[ shā mǐ ]草本植物东蘠的子。多生长于沙地,可以做饭,因名。元 成廷珪《送潘仲明之泰兴》诗:“年丰沙米贱,江近网鱼鲜。”明 胡侍《真珠船·东墙》:“甘、凉、银、夏 之野,沙中生草子,细如罌粟,堪作饭,俗名登粟,一名沙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