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纳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qū nà ]谓驱赶进入。
[ shān róng hǎi nà ]形容胸怀宽广,能象山谷和大海一样容物。
[ shēn wén zhōu nà ]尽量歪曲地或苛刻地援用法律条文,给人定罪。也指不根据事实给人妄加罪名。周:周密,不放松。纳:使陷入。
[ shěng nà ]1.省察采纳。2.谓以少量明器放进墓穴。
[ shuǐ lǐ nà guā ]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容。
[ lǐng nà ]接受。
[ mǎi nà ]征购。
[ nà bài ]低头拜见。纳,用同“捺”。
[ nà bǎo ]见“纳鉢”。
[ nà bì ]古代婚礼六礼之一。纳吉之后,择日具书,送聘礼至女家,女家受物复书,婚姻乃定。亦称文定,俗称过定。《春秋·庄公二十二年》:“冬,公如 齐 纳币。”宋 苏轼《书刘庭式事》:“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约而未纳币也。”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细询始末,乃知女十岁失母,鞠于外氏五六年,纳币后始归。”
[ nà bì ]古代帝王赐给有殊勋的诸侯或大臣的“九锡”之一。凿殿基为登升的陛级,纳之于檐下,不使尊者露而升,故名。
[ nà bō ]亦作“纳宝”。契丹语译音。相当于汉语的“行在”。
[ nà bù ]粗布名。纳,通“衲”。《宋书·徐湛之传》:“初,高祖 微时,贫陋过甚,尝自 新洲 伐荻,有纳布衫袄等衣,皆 敬皇后 手自作。”《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十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纳,与衲同。”
[ nà bù ]犹留步。
[ nà cái ]1.谓所食之米。2.谓接受钱财。
[ nà cǎi ]古婚礼六礼之一。男方向女方送求婚礼物。《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鴈。”贾公彦 疏:“纳采,言纳者,以其始相采择,恐女家不许,故言纳。”《汉书·平帝纪》:“﹝ 元始 ﹞三年春,詔有司为皇帝纳采 安汉公 莽 女。”
[ nà chǒng ]纳妾。明 无名氏《四贤记·开演》:“乌古孙公,享荣华富贵,乏嗣传宗,坚心辞纳宠,甘作白头翁。”《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季苇萧 道:‘恭喜纳宠。’”沙汀《淘金记》十七:“另一个年岁相当的地主,更干脆娶了一名游娼作妾,可惜纳宠不久,老婆儿子便都和他闹决裂了。”
[ nà cuì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是以希特勒为头子的最反动的法西斯主义政党。[德Nazi,是Nationalsozialistische(Partei)的缩写]
[ nà fǎng ]出谋献策。
[ nà fú ]享福(多指安闲地在家居住,旧时也用作问安的客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