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ō duǎn ]使原有长度、距离、时间变短:~战线。~期限。
[ suō huí ]1.用于由敏感、恐怖、畏惧或痛苦所引起的不自觉的惊退或惊离。2.由于弹性形变的张力而收回。
[ suō jì ]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纵置其祭肉于俎以祭。
[ suō jǐng ]1.缩其颈项。2.畏寒貌;戒惧貌。
[ suō jiǔ ]古代祭祀时用菁茅滤酒去渣,谓之缩酒。一说,束茅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渗下,若神饮之,故谓之缩酒。见《周礼·天官·甸师》“祭祀共萧茅”郑玄 注引 郑大夫 曰。《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晋 王隐《晋书地道记·零陵郡》:“泉陵县 有香茅,气甚芬香,言贡之以缩酒也。”北周 庾信《周方泽歌》之一:“调歌孙竹,缩酒江茅。”唐 柳宗元《与崔连州论石钟乳书》:“荆 之茅,皆可以缩酒。”
[ suō lì ]1.亦作“缩慄”。畏缩战栗。2.草木萎谢貌。
[ suō lüè yǔ ]为便利使用,由较长的语词缩短省略而成的语词。如“政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地方各级政治协商会议的缩略语。又如“彩电”是“彩色电视机”的缩略语。
[ suō nǜ ]谓畏缩而惭愧。唐 柳宗元《乞巧文》:“叩稽匍匐,言语譎诡;令臣缩恧,彼则大喜。”清 钱谦益《陈孟孺七十序》:“﹝余﹞浸淫二十年,始自悔其少作,尽抹去之,以庶几求当於作者之旨,字鉥句劌,缩恧不能出。”
[ suō qì ]收敛气焰。《新唐书·魏謩传》:“﹝ 魏謩 ﹞召授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发駙马都尉 杜中立 姦赃,权戚缩气。”宋 沉括《故信阳军罗山县令陈君墓志铭》:“今法不行於吏,而独怪民不畏法……於是击治,踰月,刑而后狥於市,横猾为之缩气。”
[ suō quán ]1.收缩而蜷曲。谓不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