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óu hú lú ]昆虫,像蟋蟀,稍大,雄虫的翅能互相摩擦发声。
[ suí hú lú dǎ tāng ]方言。附和着人家的话。
[ xián lú ]口含芦草。雁用以自卫的一种本能。《尸子》卷下:“雁衔芦而捍网,牛结陈以却虎。”《淮南子·修务训》:“夫鴈顺风以爱气力,衔芦而翔,以备矰弋。”高诱 注:“衔芦所以令缴不得截其翼也。”晋 崔豹《古今注·鸟兽》:“雁自 河 北渡 江 南,瘠瘦能高飞,不畏繒缴。江 南沃饶,每至还 河 北,体肥不能高飞,恐为虞人所获,尝衔芦长数寸,以防繒缴焉。”唐 陆希声《鸿盘》诗:“如今天路多矰缴,纵使衔芦去也难。”清 陈维崧《青玉案·雁字》词:“年年未了衔芦债,入塞几时还出塞。”
[ yī běn huà hú lú ]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 yī hú lu huà piáo ]照着真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刻板地照着做。
[ táng hú lu ]一种食品,用竹签把山楂果或海棠果等穿成一串儿,蘸上熔化的冰糖、白糖或麦芽糖制成。也叫冰糖葫芦。
[ yā bù lú ]亦称“押不卢”。来自阿拉伯语yabruh或abruh(波斯语jabrūh),草名。产西方。有毒。具有催眠麻醉作用。传说能起死回生。
[ yī yàng hú lu ]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不加改变。也说依样画葫芦。
[ yī yàng huà hú lú ]照别人画的葫芦样子画葫芦。指办事单纯模仿,没有创新。
[ zhào hú lu huà piáo ]比喻照样子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