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è shé ]指 南朝 宋武帝 刘裕 称帝前射伤蛇王的传说。
[ shuāng shé ]《后汉书·方术传下·许曼》:“曼 少传 峻 学。桓帝 时,陇西 太守 冯緄 始拜郡,开綬笥,有两赤蛇分南北走。緄 令 曼 筮之。卦成,曼 曰:‘三岁之后,君当为边将,官有东名,当东北行三千里。復五年,更为大将军,南征。’”后以“双蛇”指结印钮的两根绶带。北周 庾信《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字文公神道碑》:“祖守南邦,考镇东郡,两龟为印,双蛇结綬。”
[ líng shé ]1.神异的蛇,有灵应的蛇。《楚辞·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汉 王逸 注:“《山海经》云:南方有灵蛇,吞象,三年然后出其骨。”晋 干宝《搜神记》卷三:“法由斩祀杀灵蛇,非己之咎先人瑕。”刘师培《文说·宗骚篇》:“赤豹文貍备其用,灵蛇玉虺记其奇。”2.指传说中衔珠报答 隋侯 的蛇。南朝 梁 沉约《梁鞞舞歌·明之君四》:“灵蛇及瑞羽,分素復衔丹。”唐 薛能《怀汾上旧居》诗:“投暗作珠何所用,被人专拟害灵蛇。”唐 皎然《答裴集阳伯明》诗:“珠生驪龙頷,或生灵蛇口。”参见“灵蛇珠”。3.指灵蛇之珠。珍奇的宝物。比喻胸中藏有锦绣文才的人。唐 王勃《上武侍极启》:“龙文已远,轻图剸兕之功;鱼目滥持,自拟灵虵之色。”4.比喻美好的文才或文章。《晋书·文苑传序》:“西都 贾 马 耀灵蛇於掌握;东汉 班 张,发雕龙於綈槧。”唐 虞世南《门有车马客》诗:“高谈辩飞兔,摛藻握灵蛇。”明 徐复祚《投梭记·应聘》:“他只为胸藏啸虎,手握灵蛇,岂肯老死田间牖。”5.敬称妇女所怀之胎。宋 晁补之《鹧鸪天·杜四侍郎郡君十二姑生日》词:“吉梦灵蛇朱夏宜,佳辰阿母会 瑶池。”参见“珠胎”。6.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清 陈维崧《海棠春·闺词再和阮亭韵》词:“粧成谁见灵蛇样,分咐与百花閒赏。”清 叶舒崇《浣溪沙·孤山别墅有感》词:“生小画眉分细茧,近来綰髻学灵蛇。”参见“灵蛇髻”。
[ líng shé jì ]一种样式新颖、不断变化的发髻。
[ líng shé zhū ]相传 春秋 时 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使人以药傅之,蛇乃能走。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事见 晋 干宝《搜神记》卷二十。后以“灵蛇珠”喻绵绣文才。
[ lóng shé ]比喻非常的人物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杜预注:言非常之地,各生非常之物。
[ lóng shé fēi dòng ]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 lóng shé hùn zá ]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 lóng shé nián ]旧指凶岁。宋 苏舜钦《吴越大旱》诗:“吴 越 龙蛇年,大旱千里赤。”参见“龙蛇”。
[ lóng shé pán ]喻豪杰之士隐伏待时。
[ lóng shé zhī shī ]见“龙蛇之章”。
[ qiáng lóng bù yā dì tóu shé ]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 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 ]比喻人贪心不足,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 shuǐ shé yāo ]指细长而腰部略弯的身材。
[ liǎng tóu shé ]蛇之一种。无毒,尾圆钝,骤看颇象头,且有与头相同的行动习性,故名。古人传说见之者死。
[ lóng tóu shé wěi ]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 qí shé ]蛇的一种,以产于 湖北 蕲春(旧 蕲州)而得名。又名白花蛇。可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