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誓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shì tiān duàn fā ]断发向天起誓。
[ shì tiān zhǐ rì ]对着天、日发誓。
[ shì tóng shēng sǐ ]立誓同生共死。形容十分密切,不可拆散。
[ shì wén ]写着誓言的文书。《旧唐书·则天皇后纪》:“﹝ 圣历 二年﹞秋七月,上以春秋高,虑皇太子、相王 与 梁王 武三思、定王 武攸寧 等不协,令立誓文於明堂。”
[ shì xīn ]心中发誓;立定心愿。
[ shì xìn ]盟誓;盟约。宋 叶适《始议一》:“非惟不务讨伐二虏以定西北之疆域,而乃反行聘使封册以申百年之誓信。”
[ shì yán ]宣誓时说的话:立下~。
[ shì yào ]约誓。
[ shì yǐ jiǎo rì ]指誓同生死,亲爱终生。
[ shì yuàn ]表示决心时许下的心愿。
[ shì yuē ]宣誓时订下的必须遵守的条款。
[ shì zhāng ]记载誓词的文件。
[ shì zhèng ]发誓作证。
[ shì zhì ]发誓立志。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译经上·摄摩腾》:“腾 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 雒邑。”唐 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玄冲登华山莲花峰》:“既及峯三分之一,则劣容半足,乃以死誓志,作气而登。”宋 王禹偁《授节度使左金吾卫上将军制》:“当年誓志,一万户之侯封;絶塞立功,五十营之兵事。”
[ shì zhòng ]誓师,告戒众人。
[ shì zhuàng ]犹今之保证书。
[ sī shì ]个人之间立的誓言。《左传·襄公十八年》:“卫(夙沙卫)杀马於隘以塞道。晋 州绰 及之,射 殖绰,中肩,两矢夹脰,曰:‘止,将为三军获;不止,将取其衷。’顾曰:‘为私誓。’州绰 曰:‘有如日!’乃弛弓而自后缚之。”
[ sì hóng shì yuàn ]佛教语。谓习大乘求菩萨果者所立的四种大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尽誓愿学;四、佛道无上誓愿成。亦省作“四弘”。
[ shòu shì ]谓祭祀之前,先申儆戒。《唐律疏议·职制·大祀不预申期》“受誓诫”元 王元亮 释文:“受誓,谓未行祭祀,先申儆戒也。自太子诸王皆受誓。”《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帝谓辅臣曰:‘百官三日受誓,礼当然邪?’”
[ shuō shì ]发誓、起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