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ǐng jié ]古代帝王出行时,仪仗队振动符节。警,通“惊”。
[ jǐng jié ]1.机警敏捷。2.急驰貌。
[ jǐng jiè ]1.使人注意改正错误。2.军队为防止敌人突然袭击和制止敌人侦察而采取的保障措施。分行军警戒、驻军(宿营)警戒和战斗警戒。
[ jǐng jiè shuǐ wèi ]在洪水时期达到某一高度,须开始警戒并准备防汛工作的江河湖泊水位。
[ jǐng jù ]诗文中语言精练、含意深刻的句子。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jǐng kuì jué lóng ]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jǐng lì ]警察的实力,包括人员和武器装备等:部署~。~不足。
[ jǐng lì ]亦作“警厉”。告戒勉励。唐 吴兢《贞观政要·纳谏》:“臣伏度圣心,必不以为谋虑深长,可委以栋梁之任,将以其无所避忌,欲以警厉羣臣。”《旧唐书·张建封传》:“建封 又献诗一篇,以自警励。”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 潘良贵 ﹞晚年力量尤凝定。秦檜 势正炎炎,冷处一角,笑傲泉石,作《三戒説》,深以在得之规,痛自警励。”梁启超《新民议·叙论》:“使国民知受病所在,以自警厉。”
[ jǐng lián ]1.颈联的别称。此联以变化能出新意为胜,故称。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丽人杂记》:“﹝《遯斋闲览》云﹞ 东坡 即席戏作八句,其警联云:‘圣善方当而立岁,乃翁已及古稀年。’”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律诗·金针诗格》:“第三联谓之‘警联’,欲似疾雷破山,观者骇愕,搜索幽隐,哭泣鬼神。”2.诗歌中字句精炼、含义深刻的一联。《说郛》卷六九引 宋 俞成《萤雪丛说·辨<滕王阁序>落霞之说》:“王勃 作《滕王阁序》,中间有‘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句,世率以为警联。”明 叶盛《水东日记·姚荣公小像》:“刘原博 尝见 姚荣公 小像,仅寸许,周遭皆书公诗句警联。”明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斑般字韵诗》:“于是往復各五首,中多警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