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ǔ jī ]谓米谷存贮丰富。《魏书·李彪传》:“一夫之田,岁责六十斛,蠲其正课并征戍杂役。数年之中,则穀积而人足,虽灾不为害。”
[ gǔ jiàn shāng nóng ]谷:粮食。指粮价过低,使农民受到损害。
[ gǔ jū ]比喻不被任用的贤人。语本《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毛 传:“宣王 之末,不能用贤,贤者有乘白驹而去者。”孔颖达 疏:“言有乘皎皎然白驹而去之贤人,今在彼大谷之中矣。”《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那时天下乂安,万民乐业,朝有梧凤之鸣,野无谷驹之叹。”
[ gǔ kǒu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韬·分险》:“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唐 王维《归辋川作》诗:“谷口疎鐘动,渔樵稍欲稀。”清 黄景仁《偕邵元直游吾谷》诗:“此间看山復看枫,谷口敞与平原同。”2.古地名。又名 瓠口。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东汉 废。因位于 九嵕山 东、仲山 西,当 泾水 出山之处,故谓之 谷口。古时相传为 黄帝 升仙的地方。也称 寒门。《汉书·郊祀志上》:“其后 黄帝 接万灵 明庭。明庭 者,甘泉 也。所谓 寒门 者,谷口 也。”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黄帝 升仙之处也。”又注:“谷口,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凉,故谓此谷为 寒门 也。”3.古地名。在今 陕西 淳化 西北。秦 时于此置 云阳县。《战国策·秦策三》:“范雎 曰:‘大王之国,北有 甘泉、谷口。’”鲍彪 注:“在 云阳。”西汉 末年,高士 郑朴(字 子真)曾隐居于此。汉 扬雄《法言·问神》:“谷口 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师。”唐 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谷口 郑子真,躬耕在巖石。”王琦 注引《雍录》:“谷口 在 云阳县 西四十里,郑子真 隐於此。”后借指隐者所居之处。元 杨奂《得邳大用书复寄》诗:“谷口 知何似,他年愿卜隣。”清 钱谦益《高邮道中简顾所建》诗:“负耒我今归 谷口,惊弓君莫问壶头。”
[ gǔ kǒu gēng ]典出 汉 扬雄《法言·问神》:“谷口 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后以“谷口耕”指隐居生活。
[ gǔ kǒu gēng fū ]同“谷口真”。闽 徐夤《岚似屏风》诗:“山中宰相 陶弘景,谷口 耕夫 郑子真。”
[ gǔ kǒu gōng gēng ]同“谷口耕”。闽 徐夤《偶书》诗:“市门逐利终身饱,谷口 躬耕尽日飢。”
[ gǔ kǒu yǐn ]ㄍㄨˇ ㄎㄡˇ ㄧㄣˇ。
[ gǔ kǒu zhēn ]典出 汉 扬雄《法言·问神》:“谷口 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后以“谷口真”指隐居躬耕、修身自保的隐士。
[ gǔ kǒu zi zhēn ]同“谷口真”。唐 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谷口 子真 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
[ gǔ lèi zuò wù ]稻、麦、谷子、高粱、玉米等作物的统称。
[ lù lí wáng ]匈奴 官名。冒顿 单于设置,分左右,位在屠耆王之下,管理军事和行政,由单于子弟担任。《汉书·宣帝纪》:“五凤 四年,匈奴 单于称臣,遗弟谷蠡王入侍。”后用称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唐 张柬之《出塞》诗:“手擒 郅支 长,面缚谷蠡王。”参阅《史记·匈奴列传》。
[ gǔ lián ]1.指庐山康王谷瀑布。其状如帘,故名。2.泛指如帘状的水流。
[ gǔ liáng ]1.复姓。2.《春秋穀梁传》的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