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ì jī ]1.羽毛呈红色的鸡。2.指红色鸡毛。3.即槐耳。生在槐树上的一种菌类植物。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三·木耳》。
[ chì jī ]即畿县,也称次赤县。唐 代县分七等,畿县比京都所治的赤县次一等。《旧唐书·德宗纪上》:“癸丑,詔以 梁州 为 兴元府,南郑县 为赤畿。”按,宋 王溥《唐会要·州县分望道》:“新升次赤县:江陵府 江陵县,贞元 元年九月升为畿县。兴元府 南郑县,兴元 元年六月升。”参见“赤县”。
[ chì jí ]尺籍,军籍。赤,通“尺”。《宋史·韩世忠传》:“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隶赤籍,挽强驰射,勇冠三军。”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风秀才》:“秀才寄赤籍中,佯狂奇譎,众因呼之云。”
[ chì jì ]1.传说中的骏马名,为周穆王八骏之一。2.泛指骏马。3.赤鲤的异称。
[ chì jiǎ ]1.红色的甲。古代谶纬家谓为帝王受命的祥瑞。语本《尚书中候》:“龙马衔甲,赤文緑色,甲似龟背,袤广九尺,上有列宿斗正之度,帝王録纪兴亡之数。”见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唐孔颖达疏引。2.亦作“赤岬”。山名。在四川奉节东。
[ chì jiǎo ]某此星宿呈现的赤色光芒。旧时以为兵战的征兆。
[ chì jiǎo ]1.光着脚(一般指不穿鞋袜,有时只指不穿袜子):~穿草鞋。农民赤着脚在田里插秧。2.光着的脚:一双~。
[ chì jiǎo bì ]1.见“赤脚婢”。2.唐 韩愈《寄卢仝》诗:“一奴长鬚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后因称婢女为“赤脚婢”。宋 梅尧臣《次韵答长文内翰遗石器八十八件》:“唯应赤脚婢,收拾怨常酷。”亦作“赤脚婢”。清 陈寅《驭仆篇》:“半饱当门黄脸童,敝衣行市赤脚婢。”亦省称“赤脚”。宋 陆游《农家》诗:“苍头供井臼,赤脚解缝纫。”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杨诚斋 自秘书监将漕 江 东,年未七十,退休 南溪 之上,老屋一区,仅庇风雨,长鬚、赤脚纔三四人。”
[ chì jiǎo dà xiān ]见“赤脚仙人”。
[ chì jiǎo xiān rén ]道教传说中的仙人,姓 李。宋 王明清《挥尘后录》卷一载:仁宗 母 李后,曾梦一羽衣之士,跣足从空而下云:来为汝子。后召幸有娠而生 仁宗。仁宗 幼年,每穿履袜,即亟令脱去,常徒步禁掖,宫中皆呼为 赤脚仙人。赤脚仙人,盖古之得道者 李君 也。按,宋 代统治者崇奉道教,后人因以附会。亦称“赤脚大仙”。宋 赵溍《养疴漫笔》:“真宗 久无嗣,用方士拜章至上帝所,有 赤脚大仙 微笑,上帝即遣大仙为嗣。”《水浒传》第一回:“这 仁宗皇帝,乃是上界 赤脚大仙。”
[ chì jiǎo yī shēng ]20世纪60—70年代指农村里亦农亦医的医务工作人员。
[ chì jié ]1.赤色的符节。2.草名。萆薢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