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ū kè ]迂腐尖刻。 清 全祖望 《经史问答》:“问:‘ 南轩 於《渭阳》之诗,何责 康公 之深也?’答:‘ 宋 儒每多迂刻之论。’”
[ yū lòu ]迂腐鄙陋。宋 叶适《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公能使文与事会,即近验远,可以据依,无昔人迂陋牵合之病也。”明 陆采《怀香记·司空受掾》:“识惭迂陋自知明,敢请刀笔轻驰骋。”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九:“《儿女英雄传》的著者虽是一个八旗世家,做过道台,放过驻 藏 大臣,但他究竟是一个迂陋的学究,没有见解,没有学问。”
[ yū mó ]〈动〉(说话、动作)迟缓拖延。[ yū mo ]yū mó的又音。义同“迂磨yū mó”。
[ yū mò ]迂腐微末。明 归有光《奉熊分司水利集并论今年水灾事宜书》:“有光 迂末之议,独谓大开 松江,復 禹 之跡,以为少异於前説。”
[ yū nè ]拘谨而又不善于说话。讷,语言迟顿,不善讲话。
[ yū pì ]1.偏僻。2.迂诞怪僻,不合情理。
[ yū qì ]〈名〉拘执迂腐的作风习气。[ yū qi ]yū qì的又音。义同“迂气yū q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