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án wài yí yīn ]《礼记·乐记》:“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歎,有遺音者矣。”郑玄 注:“遺,猶餘也。”后因谓乐声中蕴含有令人难忘的韵味为“絃外遺音”。亦以喻文辞、语言中的言外之意。宋 陆游《雨後殊有秋意》诗:“只歎鼻端無妙斲,豈知絃外有遺音。”亦省作“絃外音”。清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李白》:“七言絶句,以語近情遥,含吐不露爲貴;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絃外音,使人神遠。太白 有焉。”《花月痕》第十回:“正是人之相知,貴相知心,無曲中意,有絃外音。”
[ shī yí ]施舍赠送。《旧唐书·黄巢传》:“时 巢 众累年为盗,行伍不胜其富,遇穷民於路,争行施遗。”
[ suàn wú yí cè ]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 tú bù shí yí ]犹道不拾遗。路上有失物,无人拾取。形容社会风气好。
[ xiǎng yí ]亦作“饟遗”。馈赠。《东观汉记·李恂传》:“无田宅财产,居山泽,结草为庐,餉遗无所受。”《北史·辛术传》:“及定 淮南,凡诸貲物,一毫无犯……及还朝,颇以饟遗贵要,物议以此少之。”清 顾炎武《菰中随笔》:“送故迎新,吏人疲於道路,四方守宰餉遗,一年咸数百万。”
[ yí niè yú liè ]指遗留下来的残余势力。
[ yí nǔ ]指年代久远的石制箭镞。唐 田义晊《先圣庙堂碑》:“辩 防风 之巨节,吴 使嗟称;稽 肃慎 之遗砮,陈 人悦服。”
[ yí nǚ ]1.丧父之女;孤女。《左传·襄公十二年》:“无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则曰:‘先守某公之遗女若而人。’”《杂事秘辛》:“臣父故大将军 乘氏 忠侯 商 之遗女,未闻训诫。”《宋书·礼志一》:“臣从祖弟故散骑侍郎 準(何準)之遗女,未闲教训,衣履若而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孺人率领 元广 前妻遗女,出来拜谢使君。”2.谓遗逸的美女。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乃使相国 范蠡 进曰:‘越王 勾践 窃有二遗女,越国 洿下困迫,不敢稽留,谨使臣 蠡 献之。’”
[ yí pèi ]1.亦作“遗珮”。丢弃佩物。语本《楚辞·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 醴 浦。”代指别离;分手。南朝 齐 王融《游仙诗》之四:“遗珮出长浦,举袂望增城。”唐 李群玉《将之京国赠薛员外》诗:“澧 浦一遗佩,郢 南再悲秋。”元 丁鹤年《题<风雨归舟图>诗》:“挂席正思遗珮浦,推篷已过濯缨亭。”2.相传古代 郑交甫 于 汉皋 遇二女,与谈,二女解所佩之珠赠之。分手时回望,二女已不见。事见 汉 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后遂用为典实。清 尤秉元《芙蓉映水曲》:“遗佩飘香散作花,一枝艷质临江映。”3.见“遗佩”。
[ yí piān zhuì kuǎn ]指散佚的诗文篇章和书画款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