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í tōng liàng ]通过一个截面的磁力线的总数,数值上等于所在处磁感应强度和截面面积的乘积。单位是韦伯。
[ dìng liàng ]1.测定物质所含各种成分的数量:~分析。2.规定数量:~供应。定质~。3.规定的数量:超出~。
[ dìng liàng fēn xī ]1.运用统计和数学计算的方式研究客观事物的方法。是揭示可用一定数量指标表示的事物的质的规定性的重要方 法。通常与定性分析结合使用。2.化学上指测定物质中有关成分含量的分析。
[ diān liang ]diān liáng的又音。义同“掂量diān liáng”。[ diān liáng ]〈动〉1.用手托着东西上下晃动来估量轻重。
[ gōng liàng ]1.古代国定的量制。《左传·昭公三年》:“陈氏 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2.国际市场买卖生丝、羊毛等商品所采用的一种重量标准。此类商品在空气干湿不同的地方,随含水量不同而生变化,因此国际通行方法是先将此类商品的样品,烘净水分,得出干量,再加一定比例的标准水分(公定回潮率),得其准确的重量作为重量标准,即为公量。
[ gài liàng ]1.概和斗斛等量器。《新唐书·叛臣传上·梁崇义》:“﹝ 梁崇义 ﹞以概量业於市,力能舒鉤。”《宋史·理宗纪二》:“诸路和糴给时直,平概量,毋科抑,申严收租苛取之禁。”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富人﹞徵集僕隶,陈设概量……今拟以歷年积粟,尽贷乡邻。”2.比喻衡量事物的标准。汉 荀悦《申鉴·时事》:“谁毁谁誉,誉其有试者,万事之概量也。”黄省曾 注:“言考试品贤能之虚实,犹概量较米粟之多寡也。”3.用量器来确定谷物的多少。《宣和遗事》后集:“比来州县受纳租税,务加概量,以规出剩,可令禁止。”
[ hán liàng ]容量。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四:“松杉的苍翠披着银铠晶甲的圣衣,固然明明轩昂有骄色,表示他克己能耐忍受强暴的涵量。”《花城》1981年第6期:“此时,我才体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才承认了沉默是人类语言中最有涵量和最富于色彩的立论。”
[ jì gōng liàng zuì ]指全面衡量其功罪是非。
[ jiā liàng ]古代标准量器。有鬴、豆、升三量。汉 王莽 改制,始建国 元年颁 新 嘉量,合斛、斗、升、合、龠为一器。器上部为斛,下部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为合、龠。见《汉书·律历志上》。《西清古鉴》有 汉 嘉量图。原器现存 台湾。南朝 梁 陆倕《<新刻漏铭>序》:“昔嘉量微物,盘盂小器,犹其昭德记功,载在铭典。”《宋史·律历志一》:“太祖 受禪,詔有司精考古式,作为嘉量,以颁天下……凡四方斗、斛不中式者皆去之。”
[ jiào duǎn liáng cháng ]指比较长短,评论优劣。
[ jiào shòu liàng féi ]比较肥瘦。比喻评论姿容。
[ jiǎo dòng liàng ]也叫动量矩。表示物体转动状态的物理量。运动质点对某一点的角动量的大小,等于该质点的动量(有方向)乘以该点到动量方向的垂直距离。运动物体对某一点的角动量,等于组成该物体的各质点对该点的角动量的总和。
[ liàng cái ]亦作“量材”。衡量才能。《后汉书·刘恺传》:“协和阴阳,调训五品,考功量才,以序庶僚。”晋 张悛《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是以 孙氏 虽家失 吴 祚,而族蒙 晋 荣,子弟量才,比肩进取,怀金侯服,佩青千里。”《郎潜纪闻》卷十四引 清 徐柳泉 诗:“后先持节并量材,玉署仙班例早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先君在生时,曾经捐了五万银子的田产做赡族义田,又开了几家店舖,把那穷本家都延请了去,量材派事。”
[ liàng cái lù yòng ]酌量才能,收录任用。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凡所擘劃利害,不問何人,小則隨事酬勞,大則量才録用。”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凡愿继续服务者,在人民政府接管后,准予量才录用,不使流离失所。”亦作“量材録用”。太平天囯 洪仁玕《诛妖檄文》:“爾等果能悔悟來歸,定然量材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