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铃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líng líng ]词牌名。即《雨淋铃》。
[ luán líng ]1.车铃的一种。2.系在马身上的响铃。
[ mǎ dōu líng ]亦作“马兜零”。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夏日开筒状花,紫绿色。蒴果球形,通称马兜玲,为镇咳袪痰药。根茎细长,有强烈的辛香味,有解暑、降压、消炎、止痛的功效,通称青木香。宋 沉括《梦溪补笔谈·药议》:“马兜零之根,乃是独行。”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马兜铃》:“﹝马兜铃﹞其实尚垂,状如马项之铃,故得名。”《西游记》第三六回:“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趲马兜铃。”
[ mián líng ]棉花的果实,初长时形状像铃,叫棉铃,长成后像桃,叫棉桃。一般不加分别,通称棉桃。
[ mián líng chóng ]昆虫。幼虫蛀食棉花的蕾、铃,可使蕾、铃脱落。是棉花的主要害虫。
[ shuō líng ]指琐屑的言论。
[ lín líng ]1.指雨声。前蜀 韦庄《宿蓬船》诗:“夜来 江 雨宿蓬船,卧听淋铃不忍眠。”清 秋瑾《秋雨》诗:“最是淋铃闻不得,谢娘 减尽旧腰肢。”2.即《雨霖铃》。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一百零三字,仄韵。唐 杜牧《华清宫》诗:“行云不下 朝元阁,一曲《淋铃》泪数行。”元 王学文《摸鱼儿》词:“记当年舞衫零乱,《淋铃》忍按新闋。”
[ lín líng ]喻指凄苦离愁之声。
[ mǎ líng ]系在马身上的铃铛。
[ mǎ líng shǔ ]1.一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小叶有柄,卵圆形,花白色或蓝紫色。地下块茎肥大,可以吃。2.这种植物的块茎。‖通称土豆,有的地区叫洋芋、山药蛋。
[ tǎ líng ]佛塔上的风铃。明 周永年《泖塔上作》诗:“塔铃译佛语,簷鸟调天风。”袁枚《随园诗话》卷二引 藜村《鸡鸣棣访友》诗:“欲辨 六朝 踪,风乱塔铃语。”
[ tuó líng ]驼铃。
[ tuó líng ]系在骆驼颈下的铃铛,随着骆驼的行走而发出响声。
[ yǎ líng ]举重和体操的辅助练习器械之一。铁制,一般长约30厘米,两头呈球形,中间较细。重量不等。有固定哑铃和调节哑铃之分。体操用的哑铃,也有木制的。
[ yán líng ]即檐马。
[ yóu líng ]古时邮人用以表示邮传信号的铃铎。
[ xì líng jiě líng ]明 瞿汝稷《指月录》卷二三:“金陵 清凉 泰欽法燈禪師 在衆日,性豪逸,不事事,衆易之。法眼 獨契重,眼 一日問衆:‘虎項金鈴是誰解得?’衆無對。師適至,眼 舉前語問,師曰:‘繫者解得。’”后因用“繫鈴解鈴”比喻谁惹出来的问题由谁去解决。清 昭槤《啸亭杂录·王述庵书》:“倘執事以繫鈴者解鈴,則日月之更,民皆仰之矣。”《黄绣球》第五回:“我不妨和他見了面,窺察他的神氣語意,如果事由他起,則繫鈴解鈴,原須一人。”
[ xuán líng mù ]落叶乔木,叶子大,掌状分裂,花淡黄绿色,聚花果球形。可以作为行道树,木材供建筑用。三球悬铃木也叫法国梧桐。
[ yǎn ěr dào líng ]偷铃铛的人怕铃响,把自己耳朵堵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掩:捂。
[ yǎn ěr tōu líng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掩耳盗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