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ú dùn ]1.佛教语。谓没有顿悟。唐 李华《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教习大乘,戒妄调伏,自性还源;无渐而可随,无顿而可入。”2.犹不必。宋 辛弃疾《清平乐·木樨》词:“折来休似年时,小窗或有高低;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 tà dùn ]1.本为辽西乌桓首领名。2.犹跌倒。
[ táo dùn ]春秋 末年的巨富 陶朱公(范蠡)与 猗顿 的并称。明 陈与郊《袁氏义犬》第五出:“国势倾,皋 夔 难济;家缘 坠,陶 顿 难回。”
[ sù dùn ]临时寄宿。宋 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二:“明晚有 天罗王,衣青袍,从者十七人,自南方来此宿顿,是以到此祇候。”《元典章·户部二·官吏》:“今后 江 南之任官员,许令宿顿馆驛,放支饮食马匹草料,庶几官员不致沿路生受。”《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七年》:“上每旦乘輦诣几筵前焚香,宿顿也如之。”
[ tí dùn ]书法术语。指运笔的提起按下。亦喻文章的自然起伏。
[ tíng dùn ]1.(事情)中止或暂停:生产陷于~状态。2.说话时语音上的间歇:他~了一下,又继续往下说。
[ wāng dùn ]1.亦作“尩顿”。亦作“尫顿”。衰病困顿。2.指衰病困顿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