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àn xiǎng ]1.亦作“宴享”。古代帝王饮宴群臣、国宾。2.指设宴飨客。3.谓鬼神受享祭祀的酒食。4.以酒食款待宾客。
[ suǒ xiǎng ]谓求索所有的神而尽祭之。
[ xī xiǎng ]谓年终农事既毕,举行蜡祭,饮宴老人,祭享神明。《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息饗报嘉岁,通急戒无年。”李善 注:“《礼记》曰: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饗之,黄衣黄冠,息田夫也。”
[ xīn xiǎng ]同“歆享”。《晋书·乐志下》:“奠樽俎,实玉觴。神歆饗,咸悦康。宴孙子,祐无疆。”《北史·夏侯道迁传》:“脱有先亡者,於良辰美景,灵前饮宴,儻或有知,庶共歆饗。”
[ yòu xiǎng ]配享,以后死的贤哲附祭于 孔 庙。《清史稿·礼志三》:“﹝ 道光 ﹞十六年,詔祀 孔子 不得与 佛 老 同庙。是后復以 宋 臣 文天祥、宋 儒 谢良佐 侑饗云。咸丰 初,增先贤 公明仪,宋 臣 李纲、韩琦 侑饗。”
[ zhì xiǎng ]1.古代诸侯朝聘,主国向来宾赠送酒食,并以币帛劝侑。2.旧时以酒食等物祭祀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