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ín wén ]用玉片等珍宝把席子装饰成云霞麟凤之状,称“麟文”。 晋 王嘉 《拾遗记·燕昭王》:“乃设麟文之席,散荃芜之香……麟文者,错杂宝以饰席也,皆为云霞麟凤之状。”
[ lín yóu ]语本《淮南子·览冥训》:“昔者 黄帝 治天下……凤皇翔於庭,麒麟游於郊。”后因以“麟游”为祥兆。
[ lín zhǐ ]汉武帝 至 雍 获白麟,司马迁 作《史记》于此处止笔。后以“麟止”指绝笔。
[ lín zhǐ ]1.麟足。《汉书·武帝纪》:“詔曰:‘有司议曰,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 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 出天马,泰山 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为麟趾褭蹏以协瑞焉。’”颜师古 注:“应劭 曰:‘获白麟,有马瑞,故改铸黄金如麟趾褭蹏以协嘉祉也……’武帝 欲表祥瑞,故普改铸为麟足马蹏之形以易旧法耳。”后以之为金锭的名称。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一八:“麟趾褭蹄式可寻,何须番舶献其琛?”2.《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郑玄 笺:“喻今公子亦信厚,与礼相应,有似於麟。”后以“麟趾”作喻。(1)比喻有仁德、有才智的贤人。晋 陆云《答孙显世》诗之七:“志拟龙潜,德配麟趾。”唐 陆贽《册杞王妃文》:“克茂鹊巢之规,叶宣麟趾之美。”清 全祖望《经史问答·大学中庸孟子问目答卢镐》:“然其成 文 武 之德者大,破斧缺斨之恫,不足以玷其麟趾騶虞之仁也。”(2)比喻子孙昌盛。南朝 齐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族茂麟趾,宗固盘石。”宋 苏轼《赐彰化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宗晟上表乞还职事不允诏》:“朕方庆瓜瓞之茂,而欲观麟趾之应。”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天祐 宋 室,螽斯麟趾之庆,当必有期。”3.比喻高贵的行迹。晋 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岂不企高踪,麟趾邈难追。”4.《诗·周南·麟之趾》的简称。清 钱谦益《工科给事中方有度授徵仕郎制·母程氏仍前赠》:“《麟趾》之诗,咏公子信厚之德。”清 张廷玉《杂兴》诗:“《騶虞》有仁心,《麟趾》中规矩。”5.同“麟止”。宋 陈亮《<三国纪年>序》:“故自麟趾以来,上下千五六百年,其变何可胜道,散诸天地之间,学者自为纷纷矣。”
[ lín zhǐ niǎo tí ]麟趾金与褭蹏金的并称。褭蹏,马蹄形的铸金。
[ lín zhuàn ]用麒麟肉作的肴馔。比喻珍贵食品。
[ lóng zhāng lín jiǎo ]比喻珍希,不凡。
[ qì lín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孔子 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又:“西狩获麟。孔子 曰:‘吾道穷矣。’”何休 注:“麟者太平之符,圣人之类,时得麟而死,此亦天告夫子将没之徵,故云尔。”后以“泣麟”为哀叹悲泣世衰道穷之典。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昔者夫子閔王道之缺,伤斯文之坠,静居以嘆凤,临衢而泣麟。”宋 王禹偁《酬赠田舍人》诗:“一车甘雨方建隼,万国淳风莫泣麟。”清 钱谦益《故南京国子监祭酒石门许公合葬墓志铭》:“瑶 之状公也,详其于人才国是消息存亡之故,瞻乌泣麟,有餘痛焉。”
[ qì lín bēi fèng ]麟:麒麟;凤: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谓哀伤国家衰败。
[ lǔ lín ]指 春秋 鲁哀公 十四年所猎获的麒麟。相传 孔子 感获麟,《春秋》至此而辍笔。明 黄佐《卧暄》诗:“鲁 麟获已久,礼乐日以新。”参见“获麟”。
[ shí lín ]1.见“石麒麟”。2.一种大蛤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