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ǎ fèn niáng ]指 紫姑神。清 无名氏《燕台口号》之四:“製成紫绢殷勤卜,高供家家 马粪娘。”自注:“腊月先以绢製 紫姑神,号 马粪娘,谓可卜新年休咎。”
[ mǎ fēng ]旧时交由驿站寄递的紧要文书的封套。《文明小史》第五八回:“黄世昌 一见,是紫花印的马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继之 道:‘只要用个马封,面上标着“通州 各属沿途探投勘荒委员”,没有个递不到的。’”《老残游记》第七回:“东造 一面将致 姚云翁 的一函,加个马封,送往驛站。”
[ mǎ fú ]1.战国 赵 地,在今 河北省 邯郸市 西北。赵 封其名将 赵奢 于此,赐号为 马服君。后以“马服”指 赵奢。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卢谌<感交>》:“马服 为 赵 将,疆埸得清謐。”元 张宪《寄马将军》诗:“马服 古名将,孤军镇海壖。”明 夏完淳《大哀赋》:“恒落 鱼门 之胄,空夸 马服 之功。”2.指其子 赵括。《韩非子·用人》:“故内无伏怨之乱,外无 马服 之患。”王先慎 集解引 王先谦 曰:“马服 谓 赵括。”
[ mǎ fú zǐ ]指 战国 赵 名将 赵奢 之子 赵括 赵奢 封为 马服君,故其子有此称。
[ mǎ fù lìng ]关于因养马而免去徭役、赋税的政令。
[ mǎ fù ]1.马的腹部。《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南朝 梁 吴均《从军行》:“阵头横却月,马腹带连钱。”2.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中山经》:“蔓渠之山 ……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晋 郭璞《山海经图赞·马腹兽》:“马腹之物,人面似虎。”
[ mǎ gàn ]饲马的干食料。《六部成语注解·户部》:“马乾:马之食料也。”《六部成语注解·兵部》:“马乾:喂马之草豆也。”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十四章:“谷草全给村子里的大兵收去做马干啦。”
[ mǎ gān ]1.马的肝。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2.马肝石,可以作砚。
[ mǎ gān shí ]1.石名。详“马肝”。2.传说中的药石名。《洞冥记》:“元鼎 五年,郅支国 贡马肝石百斤,常以水银养之,半青半白,如今之马肝,舂碎以和九转之丹,服之弥年不饥渴也,以之拂髮,白者皆黑。”3.何首乌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何首乌》。
[ mǎ gāng ]指成批的马编纲运输,宋 代或把马百匹编为一 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