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ǔ shuǐ kǒu ]道路两侧宣泄雨水的豁口,直通下水道,用铁箅子覆盖着。
[ zàn bù jué kǒu ]不住口地称赞。《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洞賓 不假思索,信筆賦詩四首……字勢飛舞,魏生 贊不絶口。”《平山冷燕》第四回:“﹝衆官﹞都贊不絶口道:‘真是天生奇才!’”亦作“贊口不絶”。《三侠五义》第六一回:“丁大爺 聽了,越想越是,不由的贊口不絶。”
[ xiāng yǔ yī kǒu ]串通一气,异口同声。《韩非子·孤愤》:“朋黨比周,相與一口,惑主敗法,以亂士民。”
[ zòng lǐ rù kǒu ]旧时相术家称人面部鼻端两旁之肌肤纵纹衔接口边为“纵理入口”,认为是饿死之相。汉 王充《论衡·骨相》:“许负 指其(周亚夫)口,有纵理入口,曰:‘此饿死法也。’”《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少年时,贫落未遇。有人相他纵理入口,法当饿死。”
[ zǐ kou ]瓶、罐、箱、匣等器物上跟盖儿相密合的部分。
[ zǐ kǒu shuì ]旧 中国 海关征收的一种国内关税。凡进口洋货运销 中国 内地或出口土货从内地运销国外,除在口岸海关完纳值百抽五的进口税或出口税外,另缴2.5%的子口税,以代替沿途所经各内地关、卡应征的税、捐和厘金。这种代替内地关、卡应征的各种捐税称“子口税”。子口税的开征,始于1858年 中 英《天津条约》的规定,其目的为便于帝国主义在 中国 内地倾销洋货和掠夺原料。1931年,子口税与厘金同时废止。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有代用护照包送无运照之土货者。且同一土货,由 香港 来,则准其报半税,无釐捐,若由 粤 省来,则不准报子口税,必报釐捐……无异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 xiāo yīn tú kǒu ]犹言舌敝唇焦。形容说话之多,费尽口舌。
[ xīn zhí kǒu kuài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 xīn zhuō kǒu bèn ]夯:同笨。心思笨拙,又不善于说话。
[ xìng jí kǒu kuài ]性子急,有话就说。
[ xuè kǒu ]野兽因吃生肉而沾满动物血的嘴。
[ xuè kǒu pēn rén ]比喻用极恶毒的语言诬蔑别人。
[ yìng kǒu ]1.应声出口,随口。形容应对或动作、行为敏捷、迅速。2.犹言言行相符。3.适合口味。4.回嘴;顶嘴。
[ yú kǒu ]1.鱼的嘴。2.中医指由软性下疳等病引起的腹股沟淋巴结炎,化脓后局部溃疡。因疮口随人体曲直而开合如鱼嘴,故名。3.方言。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