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ǔ hào ]指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
[ wǔ hé ]1.土气和顺。谓气候暖和之时。2.政治和谐的五种表现。3.谓五味调和。
[ wǔ hé ]1.神话传说中的五色之河。2.淮河及其支流浍、沱、漴、潼,五河的合称。
[ wǔ héng ]1.指监察五官的纠察之官。2.五种无益于国之人。指韩非在《五蠧》篇中所说的学者、带剑者、言谈者、患御者和商工之民等五种人。
[ wǔ hòu là zhú ]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
[ wǔ hú shí liù guó ]旧史称 匈奴、鲜卑、羯、氐、羌 五个少数民族及其所建的十六个割据政权。有五 凉(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二 赵(前赵、后赵)、三 秦(前秦、后秦、西秦)、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始于 晋 永兴 元年(公元304年),南朝 宋 元嘉 十六年(公元439年)讫,历一百三十五年。
[ wǔ hú fú lòu ]由五个壶组成的漏壶,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七年》:“以太子中允 沉括 提举司天监,始製浑仪、景表、五壶浮漏。”参见“漏壶”。
[ wǔ hú ]一般称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为五湖。
[ wǔ hǔ ]1.指 明 代宦官 魏忠贤 私党中的五个文臣。《明史·宦官传二·魏忠贤》:“内外大权一归 忠贤 ……外廷文臣则 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 主谋议,号五虎。”2.指 南明 桂王 时与锦衣指挥使 李元胤 结党揽权的五个官员。《明史·严起桓传》:“时朝政决於 成栋 子 元胤,都御史 袁彭年,少詹事 刘湘客,给事中 丁时魁、金堡、蒙正发 五人附之,揽权植党,人目为五虎。”
[ wǔ hǔ jiàng ]五员猛将。(1)《三国演义》中对 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的合称。
[ wǔ hù sī ]元 代的一种赋税。按规定每五户出丝一斤。《史记·食货志三》:“五户丝,丙申年,分拨 寧海州 一万户。”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六章第六节:“政府规定诸王、公主、驸马得江南分地者,于一万户田租中输钞百锭,准中原五户丝数,分赐给诸投下,谓之‘江南户钞’。”
[ wǔ huā ]1.见“五花马”。2.五加皮的别名。3.即五行阵。
[ wǔ huā bā mén ]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 wǔ huā cōng ]即五花马。唐 韩翃《送王光辅归青州兼寄储侍御》诗:“远忆故人沧海别,当年好跃五花驄。”前蜀 毛文锡《接贤宾》词:“香韉鏤襜五花驄,值春景初融。”明 唐顺之《送焦提学往贵州》诗:“书生非法吏,犹跨五花驄。”
[ wǔ huā cuàn nòng ]金 元 院本的别称。“爨弄”意为表演,院本演出大都由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人组成,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