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门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 ]比喻只顾自己,不关心别人。
[ xiáng mén ]1.古代乡学之门。2.指学校。
[ xìng mén ]奸邪小人或侥幸者进身的门户。唐 白居易《杂兴》诗之三:“奸邪得藉手,从此倖门开。”《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帝谓宰臣曰:‘倖门如鼠穴,何可尽塞!但去其甚者斯可矣。’”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监·内臣何文鼎》引 何鼎 奏:“近来復有夤缘以啟倖门者。伏望圣明,特敕吏、兵二部审覆,文非考本等程式者,武非军功新行事陞者,自 天顺 元年至今,一切革去,以杜倖门。”
[ xuán mén ]1.《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后因以“玄门”指道教。2.指佛教。3.指高深的境界。4.天门。5.墓门。
[ yá mén ]1.古时驻军,主帅或主将帐前树牙旗以为军门,称“牙门”。《后汉书·袁绍传》:“麴义 追至 界桥,瓚 敛兵还战,义 復破之,遂到 瓚 营,拔其牙门。”李贤 注:“《真人水镜经》曰:‘凡军始出,立牙竿必令完坚;若有折,将军不利。’牙门旗竿,军之精也。”《国语·齐语》“执枹鼓立於军门”三国 吴 韦昭 注:“军门,立旍为军门,若今牙门矣。”清 王抃《扬州次梅村师韵》:“牙门置酒宴公卿,锦纛雕鞍命北征。”2.指武将。《三国志·魏志·锺会传》:“斯须,门外倚梯登城,或烧城屋,蚁附乱进,矢下如雨,牙门、郡守各缘屋出,与其卒兵相得。”《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九年》:“孙权 闻乱,从 椒丘 还。至 丹阳,悉族诛 览、员 餘党,擢 高,婴 为牙门,其餘赏赐有差。”胡三省 注:“牙门,将也。”3.用作将军名号。《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拔牙门将军 义阳 魏延 为镇远将军,领 汉中 太守,以镇 汉川。”胡三省 注:“牙门、镇远,皆 刘备 创置将军号。”4.官署。《北史·宋世良传》:“每日牙门虚寂,无復诉讼者,谓之神门。”5.泛指办事的机关。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当枯坐牙门中时,怀想弥苦。”
[ yá mén guān ]犹牙官。
[ yá mén qí ]帝王出巡或将帅出征时作为仪仗或标识的大旗。
[ yá mén ]也写作“崖门”。在 广东省 新会县 南,珠江三角洲 西南侧。为 潭江 和 西江 分支的出海口。南宋 末年 宋 枢密副使 张世杰 以舟师碇海中,为 元 兵所败。陆秀夫 负帝 昺 于 厓山 沉海。清 顾炎武《瞿公子玄錥将往桂林不得达而归赠之以诗》:“厓门 浪泊行人舸,桂岭 云遮驛使关。”参见“厓山”。
[ yá mén ]见“崖山”。
[ yǎn mén ]战国 宋 城门名。
[ yī zì rù gōng mén,jiǔ niú bá bù chū ]俗谚。谓一张状纸送进衙门,便身遭讼累,无从摆脱。语出《普灯录·黄龙慧南禅师》:“一字入公门,九牛曳不出。”元 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二折:“俺娘千不肯,万不肯,递了状纸,送到当官。自古道:‘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这早晚公差敢待来也。”《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我恐怕他后来改了口,所以哄他叫写个禀帖给我做了凭据,叫他改不得口。只这他自己的状纸上好些别脚,‘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哩!”黄远庸《最近之秘密政闻》:“吴景濂 君尤决絶,大似守‘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之戒者。”
[ yáng mén ]即蔽簹。本为车簹,用以蔽尘。也做门扉。一说,门名。
[ yìng mén ]为敲门或叫门的人开门。
[ yíng mén ]1.迎候于门。语出《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鞗革忡忡”汉郑玄笺:“诸侯燕见天子,天子必乘车迎于门。”唐韩愈《平淮西碑》:“蔡之卒夫,投甲呼舞;蔡之妇女,迎门笑语。”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黄子常《卖花声》词云:……迎门争买,早斜簪云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女迎门而劝,令诣嫡所。”2.当门。
[ yíng mén qǐng dào ]比喻至孝。
[ yí mén ]战国魏都城的东门,后泛指城门,亦成为大梁(开封)的别称。
[ yú mén ]春秋 时 邾国 的城门名。
[ yuán mén ]古时军营的门或官署的外门。
[ yuán mén chāo ]清 代总督或巡抚官署中发抄的分寄所属各府、州、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经官署的辕门抄出,故名。辕门抄最初是抄写的,后来由报房刻成木板印刷发行。《中国现在记》第五回:“﹝ 冯耀祖 等﹞在大厅上饮酒赏灯,看见省城里有寄来的辕门抄,取过来一看,不觉吃了一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及至明日,辕门抄上刻出了‘苟 某人请期服假数天’。”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各衙门的号房里,也偶尔拿手本去挂个号,辕门抄上偶尔露一露他的官衔名字。”
[ yuán mén fū ]官署的腰斩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