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é xià ]1.即时;当下。宋 黄庭坚《少年心》词:“合下休传音问,你有我,我无你分。”《朱子语类》卷一四○:“如 秦少游 诗甚巧,亦谓之‘对客挥毫’者,想他合下得句便巧。”2.当初;原先。《朱子全书·大学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谓人合下便有此明德。”明 吕坤《与总河刘晋川论道脉图》:“今之讲学者曰:‘吾心合下便是中,不待思量,不须计较。’如是则 舜 颜 皆在下风矣。”3.閤下:1.古代对尊贵者的敬称。后亦泛用于朋友之间,称谈话、通信的对方。汉 蔡邕《独断》卷上:“﹝天子﹞谓之陛下者,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及羣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閤下、执事之属,皆此类也。”唐 韩愈《与于襄阳书》:“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 韩愈,谨奉书尚书閤下。”宋 欧阳修《与杜正献公书》:“某顿首启,仲夏毒热,伏惟相公閤下,尊候动止万福。”4.谓在屋门之下。《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廞 牙门将 涪陵 许弇 求为 巴东 监军,杜淑、张粲 固执不许,弇 怒,手杀 淑 粲 於 廞 閤下。”
[ guò le miào bù xià yǔ ]喻目的达到后即将帮助达到目的者忘掉。
[ jīng wěi tiān xià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 jiǎo xià ]1.脚底下。2.目前;现时:~是农忙季节,要合理使用劳力。3.临近的时候:冬至~。
[ jiǎo xià rén ]犹言底下人。旧时对仆人的蔑称。
[ jiù tāng xià miàn ]比喻顺势或趁机行事。
[ kàn rén xià cài dié ér ]比喻待人因人而异。
[ lā xià liǎn ]1.指不顾情面:他办事大公无私,对谁都能~来。2.指露出不高兴的表情:他听了这句话,立刻~来。
[ lā xià mǎ ]比喻把当权者赶下台。如: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cóng tiān ér xià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 dōng xià ]1.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史记·淮阴侯列传》:“常山王 背 项王,奉 项婴 头而窜,逃归於 汉王。汉王 借兵而东下,杀 成安君 泜水 之南。”《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 自 江陵 将顺 江 东下。”清 吴伟业《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诗序:“久之,有闻其復东下者,主於 海虞 一故人。”2.谓向东攻克。唐 李白《梁甫吟》:“君不见 高阳 酒徒起草中,长揖 山 东隆準公……东下 齐 城七十二,指挥 楚 汉 如旋蓬。”
[ chén fān xià tà ]同“陈蕃榻”。明 陈所闻《一枝花·送马元赤之蜀兼寄何别驾仁仲》套曲:“多应他 陈蕃 下榻,肯教你 王粲 登楼。”
[ dào xià ]〈动〉(东西)从高处往下倾倒。[ dǎo xià ]〈动〉由直立变为横躺下。
[ dì niǎn zhī xià ]皇帝所在的地方。用指京都。
[ gāi xià ]古地名。在今安徽灵璧东南沱 河北。汉高帝五年(前202),汉军及诸侯兵围困项羽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