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ōng chuáng tǎn fù ]指女婿。
[ dōng chuáng zé duì ]指择婿。
[ dōng chuáng zhī xuǎn ]指佳婿的人选。
[ dōng chuí ]1.东堂的阶上。2.东部边境。3.泛指东方。
[ dōng cuàn ]古代爨族的一支。居地相当于今 云南 东部。
[ dōng dài ]指 泰山。因 泰山 为五岳中的东岳,岱 为其别名,故称。《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穷居孤危之中,坐观郡将,已数十年矣。自 鸟鼠 至於 东岱,其病一也。”李贤 注:“东岱 谓 泰山,叔孙无忌 反处也。”唐 苏颋《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诗:“惻矣南邻问,冥然 东岱 幽。”
[ dōng dān ]1.复姓。《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初,阿保机 死,长子 东丹王 突欲 当立…… 突欲 不得立,长兴 元年,自 扶餘 泛海奔于 唐。明宗 因赐其姓为 东丹,而更其名曰 慕华。”2.辽 代属国名。《辽史·太祖纪下》:“﹝ 天显 元年﹞改 渤海国 为 东丹,忽汗城 为 天福。”
[ dōng dàng xī chí ]犹言东征西讨。
[ dōng dàng xī chú ]指四处征伐。
[ dōng dǎo xī wāi ]1.形容行走、坐立时身体歪斜或摇晃不稳的样子。2.形容物体杂乱地歪斜或倒下的样子。
[ dōng dǎo xī qī ]同“东倒西歪”。
[ dōng dào ]1.东道主:做~。略尽~之谊。2.指请客的事儿或义务:赌个~。
[ dōng dào guó ]负责组织、安排国际会议、比赛等在本国举行的国家。
[ dōng dào zhǔ ]简称东道。本指东道的主人。《左传 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君亦无 所害。” 郑国在秦国的东边,故自称东道主。后指请客的主人。
[ dōng dào zhǔ rén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同“东道主”。
[ dōng dì ]1.东方的帝王。战国 时 齐湣王 自称。《吕氏春秋·孝行》:“齐 以东帝困於天下。”高诱 注:“齐 湣 王僭 号於东,民不顺之,故困於天下。”《史记·魏世家》:“﹝ 魏昭王 ﹞八年,秦昭王 为西帝,齐湣王 为东帝,月餘,皆復称王归帝。”2.东方的帝王。汉景帝 时 吴王 刘濞 自称。《汉书·吴王刘濞传》:“宗正以亲故,先入见,諭 吴王 拜受詔。吴王 ……笑而应曰:‘我已为东帝,尚谁拜?’”3.东方的帝王。唐 代 南诏 閤罗凤 的称号。《新唐书·南诏传》:“閤罗凤 敛战胔,筑京观,遂北臣 吐蕃,吐蕃 以为弟……给金印,号‘东帝’。”亦以代指偏安东方的政权。宋 陈经国《沁园春·丁酉年感事》词:“悵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4.司春之神东方 青帝 的省称。宋 戴昺《初冬梅花偷放颇感》诗:“妆点南枝无数雪,探支东帝几分春。”宋 罗烨《醉翁谈录·烟花诗集》:“东帝初无厚薄情,恶花随分也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