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ān lǐ zhī rèn ]指远行千里的重任。后亦比喻重任。
[ quán rèn ]1.权力职责。《后汉书·陈忠传》:“常侍 江京、李闰 等皆为列侯,共秉权任。”宋 沉括《梦溪笔谈·人事一》:“后 諤 稍稍进用,数年间为集贤校理,直舍人院,检正中书五房公事,判司农寺,皆要官。权任渐重。无何,坐事夺数官。”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一·屡兼二品正卿》:“又以太宰正兼大司马者一次,皆身綰二綬,各领事寄,极古今权任之重,一身当之。”2.暂且担任。唐 李靖《李卫公问对》卷上:“吏卒无常者,言将臣权任,无久职也;乱军引胜者,言己自溃败,非敌胜也。”
[ róng rèn ]指人担任要职(多用于称颂)。
[ shòu rèn ]1.授任,任命。汉 张衡《应间》:“人各有能,因艺受任。”《宋书·垣护之传》:“若空弃 滑臺,坐丧成业,岂是朝廷受任之旨。”清 顾炎武《菰中随笔·左领官不宜部选》:“是故銓综失叙,受任多滥。”2.接受委任。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后值倾覆,受任於败军之际,奉命於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晋书·石苞传》:“苞 自耻受任无效而无怨色。”
[ sòng dù shào fǔ zhī rèn shǔ zhōu ]诗篇名。唐代王勃作。杜少府为作者友人。诗中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慰勉即将分手的友人,意境开阔,一扫离别时的低沉情调,改变了汉魏以来送别诗的传统格局。
[ tè rèn ]高于简任的文官,辛亥革命以后至解放时最高职的文官。
[ wěi rèn ]派人担任职务:~状(派人担任职务的证件)。~他为研究所所长。
[ qì dào rèn shù ]指统治者不行王道而行霸术。
[ xǐ rèn ]调任。《宋书·王僧达传》:“元嘉 二十八年春,索虏 寇逼,都邑危惧,僧达 求入卫京师,见许。贼退,又除 宣城 太守,顷之,徙任 义兴。”
[ rèn ]1.使用;委派:~人唯贤。~命。2.担当或承受:~课。~劳~怨。3.职务;责任:到~。担负重~。4.介词。由着;听凭:~其自然。去哪里~你自己决定。5.连词。不论;无论:~你怎么说,我也不同意。6.量词。用于担任职务的次数:为官一~,造福一方。7.古又同“妊”。[ rén ]1.用于地名,如任丘、任县(均在河北)。2.姓。
[ rèn bǐ ]战国 秦武王 的力士。官至 汉中 郡守,昭王 十九年死。《韩非子·守道》:“用力者为 任鄙,战如 賁 育,中为金石,则君人者高枕而守己完矣。”《史记·秦本纪》:“武王 有力好戏,力士 任鄙 乌获 孟説 皆至大官……﹝ 昭王 十三年﹞ 任鄙 为 汉中 守。”《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秦 人谚曰:‘力则 任鄙,智则 樗里。’”
[ rèn biàn ]任凭方便;听便:你来不来~。
[ rèn chén ]1.委用臣下。《韩非子·说疑》:“故居处饮食如此其不节也,制刑杀戮如此其无度也,然 敬侯 享国数十年,兵不顿於敌国,地不亏於四邻,内无君臣百官之乱,外无诸侯邻国之患,明於所以任臣也。”2.指忠于职守、堪当重任的大臣。《晋书·刘颂传》:“臣又闻国有任臣则安,有重臣则乱……夫任臣之与重臣,俱执国统而立断者也。然成败相反,邪正相背,其何故也?重臣假所资以树私,任臣因所籍以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