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ōng yǒu ]全民或集体所有:~制。~财产。
[ gōng yǒu zhì ]生产资料归公共所有的制度。现在我国存在着两种公有制,即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 gōng yǒu zhì jīng jì ]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或部分劳动群众共同所有的经济形式。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它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 gōng yǔ ]旧时指官府处所。《宋史·理宗纪一》:“﹝ 宝庆 二年﹞秋七月戊辰,雷电雨,昼晦,大风。遂安、休寧 两县界山裂,洪水坏公宇、民居、田畴。”宋 周密《齐东野语·赵伯美》:“治事有公宇,退食有公廨。”
[ gōng yù ]1.分户居住的多层或高层建筑,有若干成套的单户独用的房间,设备较好。2.旧时一种租期较长、房租论月计算的宿舍,住宿的人多是学生。
[ gōng yuán ]国际通用的公历的纪元,是大多数国家纪年的标准,从传说的耶稣诞生那一年算起。我国从1949年正式规定采用公元纪年,同时继续保留使用农历。
[ gōng yuē ]1.国家间关于经济、技术或法律等方面专门问题的多边条约。如1874年的《万国邮政公约》、1930年的《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1949年关于保护战争受难者的四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某项重大政治问题的国际条约,也有以公约为名称的。2.集体拟定的要求其成员必须遵守的章程:服务~。卫生~。
[ gōng zàng ]公众为死者举行的葬礼。袁鹰《悲欢·校园随想》:“年岁大点的那位,正叙述从更年长的同志那里听来的三十年前的情景:…… 昆明 三万多群众,怎样给四位殉难者出殡,在这儿举行公葬。”
[ gōng zhài ]国家举借的债。分内债和外债。内债是国家向国内公民举借的债务,通常以发行公债券的方式募集。外债是在国外举借的债,基本形式是向外国借款和发行国际债券。
[ gōng zhài quàn ]公债债权人取本息的证券。
[ gōng zhāng ]机关、团体等使用的印章。
[ gōng zhèng ]公平正直,没有偏私:为人~。~的评价。
[ gōng zhèng bù ē ]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 gōng zhèng lián jié ]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