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cè ]指古籍中的坊间刻本。清 姚鼐《孙渊如观察万卷归装图》诗:“自兴雕版易钞胥,市册虽多乱鲁鱼。”
[ xǐ cè ]亦作“璽策”。玉玺和册命文书。《晋书·王谧传》:“及 玄(桓玄)将篡,以 謐 兼太保,奉璽册诣 玄。”《魏书·术艺传·王显》:“四年正月,世宗 夜崩,肃宗 践祚。显参奉璽策,随从临哭,微为忧惧。”《魏书·术艺传·王显》:“及 世宗 崩,肃宗 夜即位,受璽册。”清 洪昇《长生殿·闻铃》:“寡人自离 马嵬,饱尝辛苦。前日遣使臣賫奉璽册,传位太子去了。”
[ qián cè ]前人的记载。《南齐书·氐传》:“建元 元年,詔曰:‘昔絶国入贄,美称前册,殊俗内款,声流往记。’”
[ tù yuán cè ]1.书名。即《兔园册府》,三十卷。2.泛指浅近的书籍。
[ xū zhī cè ]旧时地方政府所编制的关于各部门人员编制、职权范围等基本情况的便查手册。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各房务要照欵详门,册面签註明某房科造完某件须知册,册尾註明某年、月、日某房科某人,以便查览。”亦省称“须知”。清 李渔《比目鱼·假神》:“备写 并州 情状,这须知妙册不比寻常。”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须知,乃一州县之政事大纲节目,无不备载,以其开卷可一览而得其塈也。”
[ yáng cè zi ]方言。妇女做针线活的夹子,可折迭,里面装花样子、鞋样子、花线一类东西。
[ yīn cè ]寺庙中记录各家死者姓名的簿册。
[ yú wěi cè ]簿册。因古代簿页中缝有鱼尾形标志,故称。
[ jiā cè ]1.携带书籍。谓勤奋读书。2.谓应科举考试时夹带时文书籍。
[ xuàn fēng cè zi ]用旋风装装帧的册子。
[ tiě cè ]明太祖 朱元璋 赐给公侯伯屯戍百户(功臣护卫兵首领)的诏书。用铁片镌刻文字,故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兵部·铁册军》:“洪武 二十三年,韩公 李善长 以嫌自杀。上始詔部制公侯伯屯戍百户,部并给铁册……至是以公侯年老赐还乡,各设百户一人,统其众以护之,给屯戍之印,赐以铁册。”吴晗《朱元璋传》第五章二:“公侯伯功臣赐卒一百十二人作卫队,设百户一人统率,颁有铁册,说明俟其寿考(死亡),子孙得袭,则兵皆入卫。称‘铁册军’。”
[ tiě cè jūn ]明太祖 朱元璋 赐给功臣的护卫兵。《续文献通考·兵六》:“﹝ 洪武 ﹞二十三年三月,置公侯伯屯戍百户,给以铁册。初,帝以公侯伯有大勋劳,人赐百二十人为从者,曰奴军。及其年老还乡,命设百户一人,统众卫之,俾屯戍以食,赐以铁册,给以印,俟其子孙承袭则罢之。时谓铁册军。”参见“铁册”。
[ xiù mín cè ]官府中登列有德才者的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