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准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xiāng zhǔn ]1.相抵消。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鞭打之刑,已有 柴生 代报,可以相準。”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龙飞相公》:“即日行一善,非年餘不能相準。”2.看中。《红楼梦》第六三回:“我父亲每日为两位姨娘操心,要寻两个有根基的富贵人家……这几年总没拣着,可巧前儿路上纔相準了一个。”
[ xiáng zhǔn ]参详,依据。唐 道宣《续高僧传·义解十一·灵润》:“贞观 八年,敕造 弘福,復被徵召,即现翻译,证义须明,众所详準,乂当斯任。”
[ zuò zhǔn ]1.作数;算数儿。2.准许;承认。
[ yī zhǔn ]一定;必定:明天我~回来。
[ yì zhǔn ]审议核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原来前回那 江寧 藩臺升了 安徽 抚臺,未曾交卸之前数天,就把 继之 请补了 江都县,此时部覆回来议准了。”梁启超《读度支部奏定试办预算大概情形折及册式书后》:“而此自治预算,所最重要者为諮议局之决议,议准之后,循例报部,部若不驳,即生效力。”
[ yí zhǔn ]法度标准。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释争》:“是以君子举不敢越仪準,志不敢凌轨等。”《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五等之典,虽难卒復,可麤立仪準以一治制。”《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七年》:“衍 与弟 澄,好题品人物,举世以为仪準。”
[ yóu zhǔn shì ]界尺的别称。
[ yǔn zhǔn ]允许;准许:~开业。
[ zhào zhǔn ]旧时公文用语,表示同意或批准下级的请示。
[ zhǐ zhǔn ]确定。
[ zhōng zhǔn ]1.即平準。汉 代中央政府平抑物价的一种措施。《后汉书·灵帝纪》:“﹝ 熹平 四年﹞改‘平準’为‘中準’,使宦者为令,列於内署。”2.指商品交换的媒介和衡量其价格的尺度。孙中山《钱币革命》:“钱币为何?不过交换之中准,而货财之代表耳。”廖仲恺《钱币革命与建设》:“钱币之成也,由货物所换得之品,用充交易中准之具,其目的不在消费,而在辗转流通以得他物为究竟。”3.符合水准。《庄子·天道》:“水静则明烛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王先谦 集解:“其平与準相中,故匠人取法焉,谓之水平。”4.见“中準”。
[ zhǔn bǎo ]表示肯定或保证:~没错儿。他~不会来。
[ zhǔn bèi ]1.预先安排或筹划:精神~。~发言提纲。~一个空箱子放书。2.打算:春节我~回家。昨天我本来~去看你,因为临时有事没去成。
[ zhǔn bèi huó dòng ]指较剧烈运动前所做的一系列身体练习。旨在使身体各器官系统预先得到适当活动,为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和做各种运动动作作准备,以预防伤害事故。内容有走跑练习、基本体操、韵律操、武术操、游戏以及各种专门性练习。
[ zhǔn cái ]衡量,裁定。
[ zhǔn chéng ]打算;料想。
[ zhǔn chéng ]1.准则;法式。唐 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及公当职施政,示人準程。良士勇善,伪夫去饰。”《元史·礼乐志三》:“迎神,奏《文明之曲》:‘天纵之圣,集厥大成。立言垂教,万世準程。’”清 袁枚《新齐谐·铜人演西厢》:“乾隆 二十九年,西洋贡铜伶十八人,能演《西厢》一部。人长尺许,身躯、耳目、手足悉铜铸成,其心、腹、肾、肠皆用关键凑接,如自鸣鐘法。每齣插匙开锁有一定準程,误开则坐卧行止乱矣。”2.一定的规程,确定的把握。元 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洞宾 云:‘我十年苦志,一举成名,是荷包里东西,拿得定的。神仙事渺渺茫茫,有甚么准程。’”
[ zhǔn cǐ ]犹言按照这样(办理)。旧时常用于对下级和平级的公文。
[ zhǔn dāng ]准确恰当。
[ zhǔn dì ]准、的都是箭靶,即射击目标,故引申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