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ì qǐ ]书姓名于奏白之上而启陈其事。《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子恪 徒跣自归,二更达 建阳门,刺启。时刻已至,而上眠不起。”胡三省 注:“书姓名於奏白曰刺。启,奏也。既达姓名,又启陈其事。”
[ cì qiàn ]又称“鷄头”。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全株生刺,叶圆盾形,浮于水面。夏季开浅紫色单生小花。浆果海绵质,顶端有宿存萼片,密生锐刺。种子称芡实,或称鸡头米,供食用或酿酒,亦可入药。唐 韩愈《城南联句》:“远苞树蕉栟,鸿头排刺芡。”
[ cì qiāng nòng bàng ]指练习武艺。
[ cì qiāng shǐ bàng ]见“刺枪弄棒”。
[ cì rén ]1.使人产生刺痛感。2.使人突感不舒服。
[ cì ruò ]古代一种酷刑。先以铁器刺伤,再以火灼之。
[ cì shā ]1.用武器暗杀:被人~。2.用上了枪刺的步枪同敌人拼杀:练~。
[ cì shā dàn ]1.昆剧旦行的一支。亦称“刺旦”。也叫“杀旦”、“四旦”。此等角色须有一些特技表演。2.京剧花旦的一支。主要扮演淫毒凶狠的妇女。另有刺奸的花旦,如《审头刺汤》中的雪艳,亦名刺杀旦,则与此异。
[ cì shān ]旧传 甘肃 敦煌 东南一百三十里有 悬泉水,出 龙勒山 腹。
[ cì shàng huà xià ]讽谕国君,教化下民。
[ cì shé ]《隋书·贺若弼传》:“父 敦 以武烈知名,仕 周 为 金州 总管,宇文护 忌而害之。临刑,呼 弼 谓之曰:‘吾必欲平 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锥刺 弼 舌出血,诫以慎口。”后因以“刺舌”谓说话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