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ǔ yè zhōng ]古代寺庙夜半报时的钟声。
         
                
                
                
            
            [ wǔ yǐng ]中午日光下的投影。亦借指午时。
         
                
            
            [ wǔ yuè ]夏历以寅月为岁首(正月),所以称五月为午月。
         
                
                
                
                
                
                
            
            [ xiǎo shǎng wu ]将近中午的时候。
         
                
                
                
                
            
            [ zǐ wǔ ]1.指南北。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2.指夜半和正午。旧时计时法,以夜间十一时至一时为“子”时,以白昼十一时至一时为“午”时。3.见“子午谷”。
         
                
            
            [ zǐ wǔ dào ]从关中到汉中的南北通道之一。西汉元始五年王莽开通子午道,从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直绝南山(今秦岭)至汉中。三国时为魏蜀交争的要道。古人以“子”为北,“午”为南。
         
                
            
            [ zǐ wǔ gǔ ]亦省称“子午”。谷名。在今 陕西省 秦岭 山中,为 川 陕 交通要道。据《长安志》载,谷长六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 西安府 南百里;南口曰午,在 汉中府 洋县 东一百六十里。
         
                
                
            
            [ zǐ wǔ lián ]即睡莲。其花午时开子时敛,或子时开午时敛,故名。
         
                
            
            [ zǐ wǔ shā ]即霍乱。因起病凶猛,有子时发病午时死亡的危险,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