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史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shì shǐ ]筮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 有疾,曹伯 之竖 侯獳 货筮史。”《国语·晋语四》:“筮史占之,皆曰不吉。”韦昭 注:“筮史,筮人,掌以三易,辨九筮之名。”
[ shì shǐ ]1.亦作“侍使”。古代没入官府为奴的罪犯家属中,以年少较有才智的女子为侍史。《周礼·天官·序官》“奚三百人”汉 郑玄 注:“古者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奴,其少才知以为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官女。”《后汉书·荀爽传》:“臣窃闻后宫采女五六千人,从官侍使復在其外……诸非礼聘未曾幸御者,一皆遣出,使成妃合。”唐 韩愈《题百叶桃花》诗:“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清 查慎行《题蔡方麓修撰早朝图》诗:“水晶帘成月如钩,侍史妆成尽下楼。”2.古时侍奉左右、掌管文书的人员。《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 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宋 苏轼《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岂惟蹇步苦追攀,已觉侍史疲奔送。”
[ nǚ shǐ ]本为古代女官的名称,旧时借用为对妇女知识分子的尊称。
[ shī shǐ ]1.诗歌发展的历史。2.指反映一个时代的面貌、具有历史意义的诗歌。
[ sī shǐ ]私家编写的史书。
[ sī tóng shǐ ]犹家臣。
[ lìng shǐ ]1.官名。2.宋元以来官府中胥吏的通称。
[ mǐ wài shǐ ]宋 代书画家 米芾,别号 海岳外史,故称。
[ sào shǐ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魏勃 少时家贫,欲见 齐 相 曹参,而无以自通,因每晨早起,潜为 齐 相舍人清扫门外,遂因舍人得见 曹参。
[ sì qí yù shǐ ]唐 武后 废 中宗,徐敬业 以匡复为辞起兵。
[ sì shǐ ]也叫前四史。二十四史中前四部,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合称。
[ sì tiě yù shǐ ]指 明 代御史 冯恩。
[ tiě miàn yù shǐ ]宋赵抃为殿中侍御史,弹劾权贵,刚直无私,人称“铁面御史”。后泛称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公正严明的官员。
[ qīng páo yù shǐ ]指带御史衔的幕官。
[ sēng shǐ ]佛教的历史。
[ shǐ àn ]1.指因修史而周纳成的狱案。2.历史定论。
[ shǐ bān ]汉 代大史学家 太史公 司马迁 和 班固 的并称。
[ shǐ bǐ ]1.历史记载的代称。指史册。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 蜀 境,首悬 吴 闕,犹生之年也。”宋 王禹偁《郑善果非正人论》:“史臣谓 郑善果 幼事贤母,长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验之,见史笔之失。”清 昭槤《啸亭续录·古史笔多缘饰》:“古今所谓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笔之缘饰,欲为后代美谈耳。”2.指修史之笔。《晋书·文苑传·曹毗》:“既登 东观 染史笔,又据太学理儒功。”明 宋濂《吴公行状》:“他时执史笔者,尚有考於斯焉。”3.指执史笔之人,史官。唐 韩愈《石君墓志铭》:“故相国 郑公 餘庆,留守 东都,上言 洪 可付史笔。”4.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唐 岑参《佐郡思旧游》诗:“史笔众推直,諫书人莫窥。”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余谓 刘 有史学,无史笔。”孙犁《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史笔和文学之笔,应该分别开。”
[ shǐ biān ]史书。
[ shǐ bù jué shū ]史册上不断有这类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事情。《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繼於朝,史不絶書。”刘大年《台湾一千七百年的历史》:“第一次正式记录 台湾 历史的,是 三国 吴 人 沈莹 的《临海水土志》。往后史不绝书,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