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唱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yī chàng bǎi hè ]同“一倡百和”。
[ yī chàng sān tàn ]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 yí chàng ]前人遗留下的歌诗。
[ yǒng chàng ]吟咏唱和。
[ yǐng chàng ]格调高雅的诗文。
[ yǐng zhōng chàng ]见“郢唱”。
[ zàn chàng ]赞礼唱名。
[ xiǎo chàng ]犹报晓。
[ xiǎo chàng ]1.古代俚歌。南朝 梁简文帝《上菩提树颂启》:“臣闻击辕小唱,有慕风雅;巴 人浅曲,实仰阳春。”2.乐曲体裁之一,由管乐伴奏;后演变成为民间曲艺。宋 张炎《词源·音谱》:“惟慢曲、引、近则不同,名曰小唱,须得声字清圆,以哑觱篥合之,其音甚正。”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记胜·瓦舍众伎》:“唱叫‘小唱’,谓执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轻杀,故曰浅斟低唱。”宋 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四出:“不要砌末,只要小唱。”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小唱以琵琶、絃子、月琴、檀板合动而謌。”3.指从事小唱曲艺的艺人。明 沉德符《野获编·兵部·武臣好文》:“今年至都,在 黄贞甫 礼部坐中,见二三小唱,窄袖急装若远游者,来叩首,云谢别。”明 汤显祖《邯郸记·骄宴》:“﹝外甥﹞是当今第一名小唱。”
[ yǎn chàng ]表演(歌曲、戏曲):~会。~京剧。
[ yōu chàng ]艺人的说唱。
[ yǐn chàng ]长呼。
[ zhào chàng ]1.亦作“櫂唱”。犹棹歌。南朝 梁 庾肩吾《山池应令》诗:“逆湍流棹唱,带谷聚笳声。”唐 骆宾王《晚渡黄河》诗:“棹唱临风断,樵歌入听喧。”参见“棹歌”。2.谓泛舟时的吟唱。唐 刘长卿《自鄱阳还道中寄褚徵君》诗:“爱君清川口,弄月时櫂唱。”清 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高吟角与宫,三声两声櫂唱终。”
[ zǒu chàng ]曲艺表演形式之一。演员表演时边说边唱边舞。如东北的二人转、四川的车灯、湖北的三榛鼓等。多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或曾受民间歌舞影响。
[ zuò chàng ]曲艺的一种表演形式。演员坐着说唱,如各种弹词、琴书等。有些只说不唱的曲种,如 苏州 评话、扬州 评话等,因其坐着说讲,习惯上也称“坐唱”。取坐唱形式的曲种,大多为演员自弹乐器自唱或自己弹奏主要的伴奏乐器。
[ zhàn chàng ]一种曲艺表演形式。又称主唱。演员站着说唱,如大鼓、道情。表演者多自击鼓、板等打击乐器,另有人以弹拨、拉弦乐器伴奏。
[ zhū chàng ]圆润如珠的歌声。
[ chóng chàng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歌曲,这种演唱形式叫重唱。按声部和人数多少,可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
[ zhǔ chàng ]主张并倡导。唱同倡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