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àn biàn ]1.易变;多变。2.方言。轻易。
[ shàn bù ]同“善否”。不,通“否2”。
[ shàn bù ]迷信称阴间记录人生前行善事迹的簿册。
[ shàn cái ]1.梵语sudhana意译。亦称“善财童子”。佛教菩萨之一。2.见“善才”。
[ shàn cái tóng zǐ ]见“善财”。
[ shàn cè ]好办法。《东观汉记·吴良传》:“东平王 苍 辟为西曹掾,数諫 苍,多善策。”清 林则徐《札发编查保甲告示条款转发衿耆查照办理》:“须知章程一定,即当永远奉行,与其貽悔将来,不如先筹善策。”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朝廷如果派使官去慰问 金城公主(七○九年嫁到 吐蕃),和 赞普 当面结和约,使他称臣息兵,不是对待邻国的善策么。”
[ shàn chá ]亦作“善查”。方言。好对付的人。
[ shàn cí ]犹饰词。《公羊传·庄公八年》:“还者何?善辞也,此灭同姓,何善尔病之也。”《公羊传·僖公五年》:“虞 已灭矣,其言执之何?不与灭也。曷为不与灭?灭者亡国之善辞也。”
[ shàn dào ]1.善加诱导。《论语·颜渊》:“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陆德明 释文:“道,导也。”2.犹正道。汉 陆贾《新语·明诫》:“周公 以比德於五帝,斯乃口出善言,身行善道之所致也。”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谋,以諮諏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詔。”《北齐书·后主幼主纪论》:“﹝ 高纬 ﹞始自襁褓,至於传位,隔以正人,闭其善道。”明 李贽《复周柳塘》:“窃前贤之善道,卑善柔之贱态,附直谅之后列,直欲以完名全节付二老。”3.好的途径,好的方法。明 刘基《槐阴读书图序》:“观听动息,凡有所接,必使可以有所警者,进脩之善道也。”4.古地名。今 安徽 盱眙县 北。《左传·襄公五年》:“晋 将为之合诸侯,使 鲁 卫 先会 吴,且告会期。故 孟献子、孙文子 会 吴 于 善道。”
[ shàn fǎ ]1.好的法令。《管子·任法》:“今天下则不然,皆有善法而不能守也。”2.佛教指修善果之法。《后汉书·西域传论》:“至於佛道神化,兴自 身毒,而二 汉 方志,莫有称焉…… 班勇 虽列其奉浮图,不杀伐,而精文善法导达之功靡所传述。”《师子经》:“即於现世断诸不善,得众善法,修习作证。”3.好的方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你还没有看见满街上贴的招纸,还有出卖妇科絶孕丹的呢,那更是弭患於无形的善法了。”鲁迅《书信集·致孟十还》:“现在的译诗,真是出力不讨好,尚无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