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嗣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xiōng sì ]凶恶的子嗣。
[ yí sì ]指死后留下的子孙。亦泛指后裔;后代。汉 邹阳《上书吴王》:“臣恐 周 鼎復起於 汉,新垣过计於朝,则我 吴 遗嗣,不可期於世矣。”北周 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墓志铭》:“父 悦,再牧 荆 河,威风千里,而身遭祸机,遂为 季布 所哭,获存遗嗣,实赖 程婴 之忠。”《明史·外国传二·安南》:“今有遗嗣 暠,潜身 老挝 二十年,本国人民不忘先王遗泽,已访得之。”
[ yuán sì ]谓太子。《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三年》:“皇子 潁王,天资早茂,婣媾及期。方陛下即位之初,而元嗣克家之日,推之於礼,莫重於斯。”
[ xì sì ]继嗣。
[ xiá sì ]后裔;远裔。
[ yǎn sì ]绵延,继续。
[ wú sì ]没有继承的人;没有后代。《汉书·王莽传上》:“策曰:‘汉 危无嗣,而公定之……故赐号曰 安汉公。’”《法苑珠林》卷十八:“吾以年朽,家国无嗣。”《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朱十老 因年老无嗣,又新死了妈妈,把 秦重 做亲子看成,改名 朱重。”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湘裙》:“﹝ 晏伯 ﹞三十而卒,无嗣……每思生二子,则以一子为兄后。”
[ yì sì ]理所当然的继承者。《左传·襄公十四年》:“君,义嗣也。”杜预 注:“诸樊,适子,故曰义嗣。”适,同“嫡”。
[ yī sì ]下一代。
[ zhé sì ]敬辞。称别人的子嗣。
[ zhòu sì ]后嗣。
[ xuè sì ]指子孙。《后汉书·张纲传》:“身絶血嗣,非孝也。”李贤 注:“凡祭皆用牲,故曰血嗣。”《资治通鉴·汉顺帝汉安元年》:“身首横分,血嗣俱絶。”胡三省 注:“或曰:父子气血相传,故曰血嗣。”
[ yìn sì ]后嗣,后代。
[ zhēn sì ]真正的继承人。
[ zhǒng sì ]嫡长子。《国语·晋语三》:“十四年,君之冢嗣其替乎?”韦昭 注:“冢嗣,太子也。”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序》:“观其所以顾命冢嗣,貽谋四子,经国之略既远,隆家之训亦弘。”唐 韩愈《顺宗实录三》:“上御宣政殿,册皇太子,册曰:‘建储贰者,必归於冢嗣。’”明 徐渭《蜀汉关侯祠记》:“谓 辽东 李君 某,为今 寧远伯 冢嗣,世称名将家子,往镇莫宜。”
[ yǔn sì ]子嗣。
[ zé sì ]选择继承人。
[ zhī sì ]旁支的子嗣。
[ zōng sì ]宗族继承人;子孙后代。
[ zuǎn sì ]谓承继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