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èi wèi ]1.居官的自谦之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汉书·王莽传上》:“於是 莽 上书曰:‘臣以外属,越次备位,未能奉称。’”宋 范公偁《过庭录》:“我受国厚恩,备位宰辅,合沥血恳陈。”《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臣今备位政府,理实为嫌。”2.泛指充任,任职。《后汉书·儒林传·杨政》:“﹝ 政 ﹞把臂责之曰:‘卿蒙国恩,备位藩辅,不思求贤以报殊宠,而骄天下英俊,此非养生之道也。’”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良媛 董氏,备位后庭,素称淑慎。”3.充数;凑数。《旧唐书·宪宗纪下》:“德宗 不委政宰相,人间细务,多自临决……宰相备位而已。”《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四年》:“上以用兵之际,宏 循默备位,而 昌言 多上边事利害,故两换之。”
[ bèi wén ]1.具备文饰。《后汉书·舆服志下》:“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宋书·武帝纪下》:“七庙备文,率由令范。”2.准备文件。政务院《关于古跡等保护办法和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1950年5月24日颁发):“凡拟进行某项发掘工作之团体,应依下开各项填具表格,备文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批准。”
[ bèi wù ]1.备办各种器物。《易·繫辞上》:“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孔颖达 疏:“谓备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建立成就天下之器以为天下之利。”《国语·楚语下》:“夫神以精明临民者也,故求备物,不求丰大。”《后汉书·隗嚣传》:“虽未备物,神明其舍诸。”2.指仪卫、祭祀等所用的器物。《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孔颖达 疏引 服虔 云:“当谓国君威仪之物,若今繖扇之属。”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下》“备物典策”:“备物即服物也。经传多言服物……‘服’与‘备’古字通。”《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始当非常之礼,终受备物之锡。”张铣 注:“备物,谓祭器之物。”《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遗备物乎营寝,掩重閽於窒息。”《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七年》:“备物典策,皆从殊礼。”胡三省 注:“余谓车輅、旂章、弓矢、斧鉞,皆可以言备物。”
[ bèi xí ]1.谓主人陪客饮酒。2.准备酒席。
[ bèi xì ]1.详尽。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四折:“你将那屈死的词因,备细诉来。”明 叶宪祖《金翠寒衣记》第四折:“你怎么晓得这等备细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帐房问了备细情由,知道他是遇了骗子。”洪深《申屠氏》第四本:“老丈听得备细,过来邀二人入内。”2.详细情况。《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朱重 问了备细,乡人见乡人,不觉感伤。”《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会着 庄绍光,述其备细。”欧阳予倩《潘金莲》第四幕:“二爷要知备细吗?最好去问 郓哥。”
[ bèi xiáng ]1.周备详尽。2.详细说明;详细见于。
[ bèi xuǎn ]准备出来供挑选:多准备几个节目~。
[ bèi yòng ]准备着供随时使用:~件。~物资。留出部分现金~。
[ bèi yòng jīn ]企业、机关或事业单位等拨给内部各部门备作日常零星开支或预支给职工作为采购或差旅费等的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