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ì tiē ]犹借据。清 焦循《忆书》六:“诸侄饔飱或不继,卞孺人 即以田所出米,时假与之,而必取契帖,曰:‘使知为借,庶不浪用。’。
[ qì wén ]殷墟 发现的甲骨文。因皆为契刀所刻,故亦称契文。
[ qì wù ]1.犹领悟。唐 慧能《坛经·顿渐品》:“弟子在 秀大师 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2.指悟性。明 李贽《书应方卷后》:“先生亦深於道,人品略相似而契悟胜之,才学胜之。”清 毛奇龄《文华殿大学士易斋冯公年谱》:“数传有 閭山 公讳 裕 者,从 贺黄门 讲学,有契悟,中 正德 戊辰科进士。”
[ qì xū ]1.谓马伤蹄而畏行路。需,通“懦”。2.谓车辆运行不良。3.怯懦。需,通“懦”。
[ qì yé ]干爹、干爸,主要使用地区在粤语的覆盖地区,作名词使用。
[ qì yì ]友谊,情义。宋 苏轼《答孙志康书》:“自闻变故,即欲撰哀词,以表契义万一。”宋 王明清《挥麈前录》卷四:“昔人最重契义。朋从年长,则以兄事之;齿少,以弟或友呼焉。”
[ qì zhǐ ]即契书。《文献通考·征榷六》:“﹝ 高宗 绍兴 五年﹞初令诸州通判,印卖田宅契纸。”《红楼梦》第一○五回:“房地契纸,家人文书,亦俱封裹。”洪深《劫后桃花·李家》:“不缴出契纸,他说我们是空言主张,毫无理由。”
[ qì zhòng ]1.谓友情深厚。元 王沂《寿胡琴所并酬春日见寄时寓居王宅》诗之一:“絶俗调高闻白雪,结交契重见金兰。”2.器重。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连城》:“乔生,晋寧 人,少负才名……邑宰以文相契重。”《老残游记》第十八回:“老哥没有送过人的钱,何以上台也会契重你?”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二章:“可见朝廷是契重他的,只要好生巴结两年,督抚一定可靠。”
[ qíng qì ]交谊,交情。《宋书·鲁爽传》:“爽 与 义宣 及 质 相结已久,义宣 亦欲资其勇力,情契甚至。”《北齐书·高乾传》:“司空奕世忠良,今日復建殊効,相与虽则君臣,实亦义同兄弟,宜共立盟约,以敦情契。”《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元年》:“臣与之同遇先帝,出入三朝,薄有情契。”
[ qíng tóu qì hé ]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同“情投意合”。
[ rì qì ]rì qì ㄖㄧˋ ㄑㄧˋ指每天供给膳食的凭证契劵。
[ líng qì ]1.地契。授予天下的凭证。2.谓与神灵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