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é zūn zhě ]梵文音译为“波栗湿缚”、“波奢”等。说一切有部传为佛祖第十世。投尊者 佛陀蜜多 出家,勤修苦行,未曾以胁至席而卧,时人号为“脇比丘”、“脇尊者”。见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
[ táng zūn ]明 清 时县里属吏对知县的尊称。《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堂尊若不信,唤二人对证便了。”清 李渔《比目鱼·征利》:“我做县捕衙,三载清官只做得半万的家。堂尊比我更堪夸,捲尽地皮只消得年半把。”
[ wū zūn póu yǐn ]谓掘地为坑当酒尊,以手捧酒而饮。
[ wú xiāo zūn ]指 南朝 齐 梁 时 沉巑之 因犯讳被代而调侃 王亮 之事。
[ tài zūn ]1.远祖。《文选·扬雄<长杨赋>》:“亦所以奉太尊之烈,遵 文 武 之度。”李善 注:“太尊,高祖 也。”清 梁章鉅《称谓录·远祖》:“子云《长杨赋》为 成帝 时作,考 高祖 为 成帝 九世祖,而称之曰太尊,此以远祖之称。”2.明 清 时对知府的尊称。《儒林外史》第一回:“前月初十搬家,太尊、县父母都亲自到门来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现在新任的 江寧府 何太尊,他是翰林出身。”3.星名。属紫微垣。《晋书·天文志上》:“中台之北一星曰太尊,贵戚也。”
[ xiàng zūn ]古代的一种酒器,其形如象或凤凰。一说以象牙饰尊。
[ xiàn zūn ]即牺尊。祭祀用的一种酒器。
[ yán zūn ]1.尊崇。2.犹尊严。3.敬词。用于称有身份、地位的对方。
[ yú zūn ]1.指直系亲属以外的长辈。2.指国君以外的位高者。3.遗留的崇高地位。
[ yòu zūn ]亦作“侑樽”。助饮兴,劝酒。尊,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