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ú rén ]1.杀人。2.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
[ tú shì ]屠宰牲畜的市场。明 高启《大梁行》:“已访 侯嬴 到里门,復迎 朱亥 经屠市。”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如每夜缚一鬼,唾使变羊,晓而牵卖於屠市,足供一日酒肉资矣。”
[ tú sì ]1.屠宰场;肉市。汉 王充《论衡·讥日》:“海内屠肆,六畜死者日数千头。”唐 元结《哀丘表》:“街郭乱骨如古屠肆。”宋 王楙《野客丛书·杨胡有后》:“王莽 居摄,刚 解衣冠悬府门而去,遂亡命 交阯,隐於屠肆之间。”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梦道士》:“道遇市侩驱牛三头……问之,则将入屠肆矣。”2.古星名。共二星,在天市垣内。
[ tú sū ]古代一种酒名。相传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可以避邪,不染瘟疫。
[ tú sū jiǔ ]酒名。旧俗在正月初一喝屠苏酒以避邪。
[ tú wéi ]天干中己的别称,用以纪年。一作“徒维”。《尔雅·释天》:“﹝太岁﹞在己曰屠维。”《淮南子·天文训》:“未在己曰屠维。”高诱 注:“在己,言万物各成其性,故曰屠维。屠,别;维,离也。”参见“岁阳”。
[ tú xiàn ]1.屠杀攻陷。2.谓罗织罪名,加以杀害。